駐軍台灣、放眼日本的孫權
台灣在古代曾被稱為「夷洲」、「琉求」。據三國東吳人氏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夷洲在臨海郡(即今浙江寧海往南一帶)東南兩千里,由此可以確知「夷洲」即今日台灣。其書中描述與今台灣北部相似,書中所載夷洲土人的風俗習慣等也可從今台灣高山族中找到,這說明夷洲即台灣。另《元史.琉求傳》(二百十卷)中也寫道:「琉求,在南海之東。」
西元230年,孫權打算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萬餘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古代日本)」。亶洲在海中,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東吳也有人航海被大風吹到亶洲的。孫權的想法遭到了重臣陸遜和全琮的一致反對,他們認為「萬里襲取,風波難測,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驅見眾,經涉不毛,欲益更損,欲利反害」。不過,孫權沒有聽從。
《臨海水土志》中記載,衛溫、諸葛直率兵出海後,到達了夷洲。他們先沿海岸航行到福州、泉州,然後橫渡台灣海峽,在今台南市和嘉義一帶登陸。在台灣駐紮了一年時間後,也沒找到亶洲,後因軍士水土不服返回大陸,隨船返回的還有台灣土著居民數千人。這是台灣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政權統治及駐軍紀錄。此後,台灣與大陸有了更多的交往和交流。
雖然衛溫、諸葛直前往亶洲之旅沒有成功,但這並不表明東吳和日本沒有交往。近代至1984年在日本先後發掘出三百七十多枚吳地所產銅鏡,證明兩國間商業貿易的存在。在日本古書《日本書紀》和《古事記》中稱呼後東晉南朝為「吳國」,稱其人民為「吳人」,來自南朝的絲織品、服裝、床具都被冠以「吳民」,這說明東吳對日本影響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