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民俗文化 白石腳棧搶孤傳承

「白石腳棧」搶孤傳承。(記者曾漢東/攝影)
「白石腳棧」搶孤傳承。(記者曾漢東/攝影)

【記者曾漢東/宜蘭報導】

傳承搶孤民俗文化,宜蘭礁溪鄉農會協同白雲、玉石兩村耆老與礁溪鄉公所共同於28日在礁溪鄉礁溪路六段省道旁空地,舉辦白石腳孤棧製作傳承活動。當天製作完成的孤棧也將在農曆7月最後一天(國曆8月31日)載達頭城搶孤會場,並在現場再次辦理束綁棧肉技藝傳承。現場邀請白雲、玉石二村地方耆老及當地村民共同參與,由經驗豐富耆老教導青壯年如何箍綁孤棧及束綁棧肉,將技巧經驗傳承下一代。

礁溪鄉農會更推廣在地米食,辦理米食品嘗宣傳活動,鼓勵民眾多吃營養有益身心的在地米食。

礁溪鄉社會課長林靜瑩表示,「頭城搶孤」與蘭陽平原的開發是密不可分的關係,早期漢人離鄉背井渡海來台開墾蘭陽,頭城即是開蘭的第一據點,開拓過程歷經天災、疾疫及戰爭致往生者魂無所歸。每年的農曆7月,由頭城附近8大庄的居民,集資舉辦普渡法會來超渡,並在農曆7月最後一天舉行搶孤儀式,以表對先民及無主者的追念普渡之忱。

據白雲村及玉石村的耆老(林剛助、黃朝輝、賴建彰及呂阿龍老先生)表示,「頭城搶孤」最主要的棚架可分為「飯棚」和「孤棚」各一座,「孤棚」是正式比賽用,由下往上可分為3部分,其中,在「倒塌棚」的平台上,豎立十三座狀如魚簍的竹編孤棧,其中一棧即為「白石腳棧」。兩村的耆老於搶孤儀式前5天,帶隊至境內山區砍取3年生以上的刺竹做為竹編孤棧的主支柱(稱為四角頭即春夏秋冬之意),再輔以桂竹,共12根,取竹片做為固定竹棧的竹箍。現代竹箍製作不易且較不好保存,多改以鐵箍替代,同時,會將竹棧周邊束上棧肉(臘肉),而最頂端則插上留有竹葉之尾棧做為順風旗,即完成。

兩村的耆老於搶孤儀式前5天砍取的刺竹,將做為竹編孤棧的主支柱。兩村的耆老於搶孤儀式前5天砍取的刺竹,將做為竹編孤棧的主支柱。(記者曾漢東/攝影)

溪鄉農會理事長李竹村表示搶孤儀式是以慈悲心為出發點,希望藉由活動傳達對眾生的慈悲;且礁溪是以農為主的傳統農村,農會本應與農民站在一起,因此,今年度與白雲村及玉石村協同辦理活動,以具體的行動支持農村生活文化的傳承。

礁溪鄉白雲村長陸天賜表示,搶孤儀式最主要之舞台就是孤棚,上面豎立13座龐大高度約10公尺,形似放大版的竹魚簍,周圍綴滿祭物之竹編孤棧,孤棧頂端有一面「順風旗」,參加隊伍最先搶下順風旗才算儀式完成。而13座孤棧之一的白石腳棧所屬區域為礁溪鄉白雲村及玉石村,在日治時代,白雲及玉石二村(白石腳)隸屬頭城管轄,後因行政區域調整劃歸礁溪鄉,即是白石腳棧由來。

白雲、玉石二村地方耆老及當地村民共同參與,將技巧經驗傳承下一代。白雲、玉石二村地方耆老及當地村民共同參與,將技巧經驗傳承下一代。(記者曾漢東/攝影)
耆老林剛助(帶黑色帽)專注指揮、指導製作孤棧。耆老林剛助(帶黑色帽)專注指揮、指導製作孤棧。(記者曾漢東/攝影)
耆老黃朝輝(中)與礁溪鄉長林錫忠(右)、社會課長林靜瑩討論孤棧製作事項。耆老黃朝輝(中)與礁溪鄉長林錫忠(右)、社會課長林靜瑩討論孤棧製作事項。(記者曾漢東/攝影)

礁溪鄉鄉長林錫忠進一步表示,製作孤棧及束綁棧肉技藝多由村內上了年紀的耆老完成,近年工商業發達,農村人口老化,造成傳承有斷層現象。往年都是在頭城搶孤會場完成白石腳棧的束棧工作,今年特別將束棧工作場地拉回礁溪,讓更多的白雲村及玉石村的村民能參與活動,更希望借助本次活動,能將富有意義的民俗文化傳承給年輕人,共同守護特有的民俗文化。◇

延伸閱讀
頭城搶孤復辦 蘭博推回顧影像展
2015年09月01日 | 9年前
蘭博館搶孤特展 宣揚民俗文化
2014年06月05日 | 10年前
礁溪推觀光 中日友好之櫻揭碑
2014年02月23日 | 10年前
礁溪街頭音樂會 古典樂融合那卡西
2014年01月14日 | 10年前
中元頭城搶孤 將建文化園區
2013年09月04日 | 11年前
礁溪街頭音樂會 iPad互動表演
2013年07月05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