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民調會重蹈美國1948年覆轍?

⊙洪耀南

大選民調戰已經進入尾聲,宋楚瑜接受訪問舉1948年美國大選民調案例,來否定現在民調結果,進而嚇阻因民調低迷所造成棄保效應問題。

美國大選民調預測與結果跌破眾人眼鏡有兩個最有名案例,一個是1936年大選,在那之前美國的民調是透過文學文摘訂戶及汽車牌照登記戶進行民調,當年預測是藍登將獲勝,但結果卻是主張新政的羅斯福當選,本次問題出在調查樣本未能涵蓋所有母體所造成(涵蓋不足誤差)。羅斯福主張新政獲得藍領階級的支持,而當年訂閱文學文摘或擁有汽車者大多屬白領階級,所以未能調查藍領的選民。但此次誤差也讓電話民調抽樣的技術提升及普及。

另一個案例是1948年大選,民主黨的杜魯門對上共和黨的杜威,那時三家主要民調公司克羅斯科(Crossley)、蓋洛普(Gallup)及羅波(Roper),在投票前均宣布杜威會贏杜魯門約5%,媒體大幅報導民調顯示杜威會當選,結果杜魯門以領先4.4%當選。當年為了樣本要符合母體,抽樣均採配合抽樣,理論上是嚴謹,但卻執行困難而造成當年的誤差,才有後來的加權處理樣本技術與方法。

民調是一種趨勢調查,但運用在投票預測上,除了母體推估加權外,還需要投票率推估、地區板塊、教育程度、政黨的顯隱性、經驗值等變數權值,因為民調無法掌握拒訪率部份的選民,及無回應的誤差的部分。所以公開的民調只能代表一種趨勢而已,不是最後投票的結果。

巧合的是1948年大選二句名言,攻擊到此為止(The buck stops here)及怕熱便不要進廚房(If you can’t stand the heat, stay out of the kitchen),也是今年台灣大選辯論上攻防名言。這次台灣大選會讓媒體民調機構會重蹈1948年美國大選的情況嗎?我們拭目以待,因為真相1月14日就會知道。──轉載自「新頭殼」,原標題為「台灣大選民調會重蹈美國1948大選民調預測?」◇

延伸閱讀
談在野整合 吳秉叡願比民調
2015年05月19日 | 9年前
首長滿意度遭網駭 中市府急駁斥
2015年04月09日 | 9年前
路透社:中共利用台商滲透台灣
2014年11月28日 | 10年前
民調今起封關 違者可罰500萬
2014年11月18日 | 10年前
黑心油代位求償 九成五盼政府出面
2014年11月06日 | 10年前
民調:共和黨將獲美參院控制權
2014年11月03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