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是非】老榮民的心聲 -為榮民說當說的話,絕不鄉愿-

 (123RF)
 (123RF)

文/西如

日前一位自稱台灣民政府的公民記者洪素珠辱罵道:「榮民未替台灣打過仗,是中國難民,滾回中國去。」此話一出,驚了全世界!

有極少數榮民選擇原諒她、不與她計較;大多數榮民以為故人要講是非、明利害、絕不做鄉愿。什麼是鄉愿呢?所謂鄉愿就是私心、偏心、欺心、疑心的四大惡德。蔡總統上任之初,曾言明要轉移公平、正義 ;若不祛除此一四大惡德陋習,卻是有悖常態,距其所說的「謙卑、謙卑、再謙卑」精神,相差太遙遠;如不祛除四大惡德,實踐公平、正義,那就自毀了競選時的諾言,而必須要檢討、檢討、再檢討,改革、改革、再改革了。

什麼是榮民:

榮民是榮譽國民之簡稱。他們參加了對日八年抗戰;1949年轉進台灣;民國44年大陳與舟山群島撤守來台灣;金門古寧頭於民38年10月25日造成空前大捷;民國47年8月23日之砲戰,獲得輝煌之戰果;建築橫貫公路,都是為了貫穿台灣之交通;興建高速公路等皆是由我退伍之軍人,拋頭顱、灑熱血、胼手胝足、捍衛台灣、鞏固台灣,使台灣奠基於磐石之上,固若金湯。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經國先生,認為退伍軍人,犧牲享受 ,為國家做出了偉大貢獻,使百姓黎民過著安居樂業之生活,故對退伍軍人冠以「榮譽」二字,以表彰他們,做為千秋萬世之榜樣。我政府于抗戰勝利七十週年時,頒發榮譽紀念牌時,對參戰有功之志士、官兵,獲得朝野之肯定。

古寧頭大捷:

中共對我政府及部隊實施心理戰、情報戰,使我作戰次長吳石及部隊之高層人員,均為中共所運用。蔣公見大勢已去,親率忠貞部隊第18軍11師入住金門。民國38年10月25日,共產黨由其精銳部隊冒險襲擊我金門古寧頭。我駐守之部隊為青年軍第11師,由於官兵年富力強、驍勇善戰,共軍望之披靡,士氣低落,即有的幸存嘍囉,打入獄中,獲取其情報,更由於敵軍糧盡援絕,傷亡慘重,為我抵金後之大勝利。檢討上一大捷,我軍傷亡五百餘人,共軍被我擄獲者八百餘人,戰死沙場,血流成河者約在千餘人以上,從此銷聲匿跡,不敢越雷池一步者竟達九年之久。從此以後,我軍實施圍點打援之戰法,遇強則強,使共軍望而卻步。

八二三砲戰:

迫使共軍求和的這場戰役,在民國47年8月23日下午6時30分,金門對岸之廈門、大小嶝、蓮河、圍頭之中古岸砲380門,向我金門瘋狂濫射,先後44天,共發射49萬發,平均每一平方公里落彈300餘發,但我官兵捍衛下,金門屹立不搖。

榮民用血肉築長城,用生命捍衛台灣;榮民犧牲享受、享受犧牲,以慈悲化解仇恨,以包容消弭對立,以雅量對待粗暴。故迫使中共喊出戰打雙不打,籲雙方不傷害無辜百姓,忘記了八年對日抗戰是大戰1,100餘次,小戰38,900餘次,犧牲了320餘萬軍人,同胞死亡2,100萬餘人。

##換頁##

榮民之家就是榮家:

我的前友劉裕民,河南人,曾參加對日抗戰以及剿匪之零星戰鬥,他之行誼,甚是罄竹難書。他在大陸已結過婚,到了台灣後許多朋友為他介紹,他都立志不娶,他說大陸之妻還在等他回去,若再度結婚,不但對不起她,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他是民國11年生,早在多年前即辦理退伍,因為自己沒有家室,卸下了軍裝即被安排在岡山榮家 。由於他是第二次退伍 ,領的薪津,中尉的階級還不如上士的一半,雖然錢不多,但吃飯的錢夠用了,他並無其他奢求。

回憶他1949年跟隨部隊到金門時,因為補給不足,規定吃飯時必須秤斤論兩,不足以填飽肚子,只好到外面找工作,找的工作薪水也不多,薪水只夠繳伙 食費,沒有一點零用錢,想買什麼,想吃什麼,根本就是空想,只有多喝水了。可能水未消過毒,結果得了一種罕見的病,醫治罔效死了。他死後清點衣物時,發現 有一本筆記,其中有一篇文字記著:「床底下的罐子有10兩黃金,死後捐給輔導委員會救助需要救助的人。」他這種遺愛人間的精神,成為榮民們之典範。

自劉裕民去世後,他遺愛人間之10兩黃金,輔導委員會購了一輛小巴士作為岡山榮家之榮民至醫院看病之用,剩餘之錢 ,在岡山榮家公園為他塑造了一尊銅像作為紀念。

劉裕民一位最好的同鄉,將他之骨灰罈帶回他家中,交與其妻,他的妻接獲此骨罈後,哀慟逾恆。

財產捐獻國家的榮民:

有位94歲的榮民,自民國38年來台後,生活無著,便自動到陸軍118師當二等兵,每月薪資只有7.5元,那時的貨幣高於現在值很多,即使成以千倍,月薪也只有7,500元,想要存錢,簡直是不能,是天方夜譚。

這位榮民名叫甯任仕,廣東人,退伍後一直在台北市興隆路補皮鞋,日賺2元左右,平均一個月可盈餘12元左右,長年累月下來,卻存款壹千多萬元。他為 善不欲人知,去(104)年住入白河榮家,因為年逾90,不良於行,從讀報獲知,台南市有位就讀東門的一位小四學生,因家貧,他便攜帶一些存款,親手交給 這個家長。和他聊天時,他嚴肅地說:請勿將他的名字寫出來、說出去。

有位自稱外省人的胡為者,大陸親友俱亡,在台灣也是孑然一身,他退伍後,住入榮民之家。「吃公費」的榮民月俸1萬4千元,還得扣除伙食費3千元,自理額度,恐怕比不上許多有錢人家給學生用的零用錢。他雖然收入不高,長年累積下來的一百萬元也捐給療養院去。

這樣的一群慈悲為懷的榮民,竟然也有人叫他們「滾回大陸老家去」,前些日子有幾百位榮民在總統府前踢正步,不知大家看見了嗎?

洪素珠想有人原諒她?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的開篇稱:「人是生而自由的……人性的首要法則,是要維護自己的生存 ;人性的首要關懷,是對於其自身所應有的關懷。」不幸的,這種原以為自然人的善良本性為動機的個人主義,幾成大災難。

無需懂得盧梭,不必遵從洛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才是道理,人類的自由意志若抽離了善良,一切罔然。洪素珠辱罵榮民,枉顧榮民一生奉獻國家的精神,胼手胝足建設台灣竟然被痛斥為「來台灣啃台灣人的骨」。老榮民內心深處潛藏的情緒,便值得社會省思。

##換頁##

老榮民是個相當寂寞、特別和孤獨的族群,社會認知他們的存在,但卻從沒有認真地予以重視。他們從軍中退伍下來後,大都形單影隻,沒有家庭的照顧,而 由政府收容到榮家的榮民,在社會心目中是群「老芋仔」。他們無法取得社會的地位,輔導委員會除了經國先生照顧外,其他能念茲在茲的也非常感謝。

筆者民國44年跟隨經國先生,最後撤退大陳島的許多動人故事,記憶猶新,他說:「能革故鼎新的跟我來,要享受怕苦的,請出去」;他說:「漢光武赤手 空拳打天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雄心壯志,殊值吾人效法;唐太宗李世民,所用之重臣魏徵去世,李世民認為「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今魏徵已逝,如何明瞭哪些是得?哪些是失呢?經國先生去世倉卒,但吾人從他各種言行中,對我忠貞之榮民, 毋時或忘。

控告洪素珠並無意義,不提告,反而反應了榮民們潛藏在內心深處的錐心之痛,社會該切實深思、反省,讓榮民有尊嚴地走出這個不義的社會。

國民黨之責任:

國民副主席郝龍斌在臉書貼文表示,光靠法律是不夠的,擬推「反族群歧視法」,要找回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包容與愛,法律之外,我們還需要有更多作為。 他認為公民教育的加強、政治人物的以身作則、媒體輿論協助價值觀的建立等等。因為法律雖能約束外在的言行,但不一定能消弭內心的歧視與敵意。台灣應找回過 去擁有的體諒、寬容、感恩、互信互助,那種存在內心的善意。對土地的認同、對同胞的感情,應該是發自內心、天經地義的。

教育部應訂志工規範:現今教改政策瞬息變的年代,校長應具備政治素養,尤其在相關法令的實施下,學校組織利害關係人,包含了以校長為首的行政人員、教師、家長之間的權力關係,與以往相較已改變甚鉅。校長若具備微觀政治素養,對於利害關係人的情緒理解,情緒轉化,也必能重視。

缺乏人文素養者,應與教育部之公民、道德等等方面多作考慮。務使其在公民教育陶冶下,對外發言不可能妄作推斷。若言而不負責任,該徹底接受考驗。◇




延伸閱讀
藍委推反歧視法 最高罰30萬
2016年06月13日 | 8年前
洪素珠辱罵榮民 各界譴責歧視
2016年06月10日 | 8年前
新疆古城的湮沒
2016年05月22日 | 8年前
從童謠看歷史預言
2016年04月27日 | 8年前
坎特伯里 英國的朝聖之城
2016年02月27日 | 8年前
【浮生行吟】再試一次
2016年01月19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