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振古風 天下傳仁孝
神韻近幾年節目演出核心圍繞著仁,仁是惻隱之心也是慈愛的展現,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之一。不管社會地位多高、知識多廣,每個人遵循這樣的文化,社會必然會穩定,也不會有北捷、小燈泡等事件。
文史工作者吳沛霞表示,說文解字來看,「仁」分為人與二,人是萬物之靈,二是地之數,仁字代表人類最高尚的情懷。台北大學歷史系教授陳俊強表示,「仁」是真性情,是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心,是很合理、很真實的人性表現。
吳沛霞說,儒家所說的仁僅次於來自天道的德,屬於人倫的層次,延伸出仁、義、理、智、信的五倫,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八德,都是做好人的標準,善、惡有報的規範。
中華文化裡的「仁、孝」也對台灣影響深遠,陳俊強表示,中華文化裡的仁、孝對台灣的正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傳統倫理保持得較好,這也讓社會變得很穩定、很有力量。
不過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中國,現在卻有另一種風貌,陳俊強指出,自中共統治以來,中國傳統的「仁、孝」喪失得很嚴重,世道人心失去了維護,這也讓中國社會變得很沒力量。在中國古代,儘管科技不如現在發達,但有很多民間團體有能力為社會做好事,而現在中國社會上的團體基本上都有中共背景,因此腐敗成習,也讓大家對其充滿疑慮,擔心捐獻的錢財可能被中共官員中飽私囊。
中國歷史上具有仁的人物包括仁君,陳俊強表示,所謂的仁君就是能將百姓的生死念茲在茲,以民為重,施政上輕徭薄賦、賑濟災民、避免嚴刑峻法。而唐太宗正符合此條件,如:他即位不久發生災荒,當時距隋末的民變不久,他施以仁政救助災民,保障他們的安全與生計,因處置得宜未造成任何的社會混亂,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後來也才有「貞觀之治」的盛世。
君主以仁治國 用愛改變社會
天主教梵蒂岡教廷爵士吳育贊從神韻中國舞舞劇《擒鰲拜》感受到,康熙皇帝的「仁」與「忍」精神,吳育贊說:「面對囂張跋扈的權臣鰲拜,康熙皇帝相對來說,就是『仁』,(因為仁厚),所以他其實也很能『忍』,朝廷對鰲拜敢怒不敢言,康熙卻能不動聲色,找一群跟他一樣的年輕人並暗中練武,康熙沉著以對,終於智取鰲拜。」
康熙是清朝的仁厚明君,他以寬仁治人,贏得百姓的尊敬與擁護,吳育贊認為,不管任何朝代,君王都應以仁治國,心繫人民,當今是民主社會更該如此,「把百姓看成自己的孩子,將尊重人權擺在首位,不能以威權治理。」吳育贊盼望,整個社會上仁、下愛,人人點亮心燈,用愛改變全世界。◇
古代明君重仁孝 教師:教化社會表率
高雄市田寮區新興國小一年級帶班導師洪素敏,長期以優良書報及兒童讀物裡的中華傳統故事,奠定幼童的品格認知。洪素敏跟班上同學分享了,明成祖朱棣帶皇子出巡,到農地親自了解種稻的辛苦。洪素敏解釋,皇帝有寬厚的仁德,知道要體恤民意,這樣大家就會模仿他,社會的道德才會提升。
洪素敏說,現在的孩子凡事都依賴家長幫他做好,無法體會別人的付出,不懂珍惜,她說,仁包含「愛、善良、不自私」,學生了解故事後,比較不會獨善其身,會關心與幫助他人。而這樣的品格,對孩子未來有很大幫助,「現在的社會要是多一點仁慈的人,社會就會少一點麻木不仁。」
文史工作者吳沛霞表示,「孝」在說文解字內代表著孩子要遵循天道做好人,孝是神傳給人最重要的德性之一,孝要符合天意,奉養父母不只有食、衣、住、行,更要真心誠意,心要正並戒除惡習,與仁的本質相同。台北大學歷史系教授陳俊強表示,就「孝」來說,中國受儒家影響深遠,而儒家最重視喪禮,而喪禮本身也具有「報本返始」的意義,儒家認為,一個人要能對父母盡孝,繼而才會懂得關愛其他人。
至於具「孝」精神的人物,中國歷史上出現相當多,不勝枚舉,古代君王治理國家孝為本,而西漢時的漢文帝是最大的典範,吳沛霞說,漢文帝在還沒即位前勤於侍奉生母薄姬(後稱:薄太后),母親臥病,漢文帝事必躬親煎藥侍奉,而他的孝行也讓他被群臣擁立為皇帝。
天性至孝的漢文帝在即位後推行仁政,體恤百姓並時常出巡,後有二十四孝中緹縈救父的故事。故事中,緹縈的父親含冤並將接受肉刑,緹縈跋山涉水上書願為官婢替父親贖罪,這樣的孝心感動了漢文帝,接受善諫減輕刑罰,並廢除殘酷的肉刑,「一個小女孩的孝心可以影響皇帝的國家大策,而漢文帝締造了40多年不用刑罰的文景之治,這樣的仁政、與民為善是建立在孝的基礎上,上行下效,人民效法也穩定社會風氣。」吳沛霞說。
陳俊強說到,晉朝的李密是很有名的孝行例子,他被晉武帝徵召做官時,考量到祖母年事已高,因此婉拒了皇帝的徵召,其上書皇帝的「陳情表」可說是句句體現了為人子女的孝心。
陳俊強指出,社會的最基本單元是家,家穩社會與國家才會穩,而家穩的前提則是孝。在家能孝親,在國家才能忠君。由於孝對社會秩序的維護十分重要,因此歷代的皇帝對孝也都很重視。像古代的史書都有「孝友傳」,裡頭的內容,很重要的部分是在描述如何照顧父母,如:親嘗湯藥、衣不解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