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熱衷公共事務 校園倫理的下一步?

去年經歷了一場以高中生為主的「反黑箱課綱微調運動」,新世代在運動中思想逐漸開闊。(記者陳柏州/攝影)
去年經歷了一場以高中生為主的「反黑箱課綱微調運動」,新世代在運動中思想逐漸開闊。(記者陳柏州/攝影)

文/記者黃玉燕

「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在過去半個世紀,是為「反共復國」的目標,所打出的積極又鮮明的口號,屢屢在329青年節等重要節日上,期許青年成為國家的主人。80年代解嚴後,「反共復國」逐漸消失在國人的視野,新一代青年關心「本土」更勝於祖輩口中的「中國」。

邁入20世紀,社會更期待「威權退場、自由民主登場」,一場以青年為主的「太陽花運動」,此時無預警的以雷霆萬鈞之勢,在國會殿堂爆發開來,影響之劇烈,已為「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下了新的註腳。

當更多元、自由的思想走入校園,於是有了「反課綱微調運動」的擦槍走火,3個月的延燒,雖未達標,但「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熱血,顯然已被喚醒,校園新的倫理正等待被重建與定義,也成為教育工作者新的巨大挑戰。

僵化教育待變   挑戰教育興起

2015年5月1日,一場以高中生為主的「反黑箱課綱微調運動」,從台中一中校園內開出第一槍;20多位同學自發組成的「蘋果樹公社」,以靜坐、呼口號方式表達訴求,被認為是太陽花運動的延伸,新世代在運動中展現爆發力。

然而在此前約半年,近百名一中學生已為聲援香港「占中行動」,齊聚校門前靜坐,高喊「香港需要真普選」、「反對暴力鎮壓」。發起人廖崇倫同學強調,活動是以個人名義發起,他在短短一天內透過校內論壇宣傳,就吸引到這麼多同學自動參加;活動雖未經申請,也未遭學校阻攔,全程歷經30分鐘、平和落幕。

3C走入青年世代   挑戰校園價值觀 

「關心社會議題、熱中公共事務」,儼然在高中校園形成一股熱潮!一中校長陳木柱認為,這是社會趨勢,多元思想透過3C及多元媒體,走入學生的日常生活;許多想法因此快速擴散,甚至有了行動的串聯,讓學生提早介入社會議題,面對思想逐漸自由化的校園,師長必須調整既有的「認知」,積極面對。

「反課綱行動」在校園形成一股浪潮,陳木柱當時在全校校務會議中,對著教職員表達看法,「若不敢去挑戰這件事,就不要幹了!」因為孩子參與這件事的動機是對的,但有些不對的行為也必須指出,身為師長「不能置身事外」。陳木柱也因此成為唯一北上探望學生的校長。

陪伴走過  一起成長  衝出正向價值

學生為了堅持思想正義,大動作參與全國反課綱活動;校務會議中,陳木柱告訴老師也要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而不是在旁邊看,「不關我的事,就讓他去燒吧!」陳木柱強調,師長應該要掌握每一次機會,這就是機會教育。

「沒有經過這些事情,他們沒有辦法去衝撞出所謂的價值。」這樣最後才會有一種良性以及正向的價值;經過這些衝撞,那怕他是失敗或是不完美的!事實上對學生來說,他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以及成長的機會。

而孩子們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想法,展現對社會及周邊的一種熱情,因有這樣的赤子之心,才會去表達看法,社會也因為這樣才會進步,這就是一種價值。

但如何「理性訴求」還是重點,他說,當然學生也認為是在表達訴求、並非抗議,所謂「抗議」之詞,其實是媒體新聞性的需要,也因為這樣才會累積變成亂象,不然許多時候,學生的訴求與學校是一致的。

太陽花學運時,一位高中反課綱女學生的言論曾轟動一時。(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影片截圖)太陽花學運時,一位高中反課綱女學生的言論曾轟動一時。(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影片截圖)

時代考驗青年   青年創造時代 

看似紛紛擾擾、不平靜的校園,恐影響學習,但問及「反課綱」事件對學校及個人的影響,學生們多認為是「正向」的,因為讓思想更開闊。高三王同學說,這場運動反應出歷史不應該只屬於哪個政黨的想法,經過這次運動未來應該可以更理性去探討。對於最後的結果雖然有些「失望」,但在後來的「選舉」卻給了回應,相信未來的政府也會以此為戒。

高二賴同學說,我覺得學校的處理方式很好,並沒有阻止同學對媒體說話;這次事件讓學生學會理性思考,而他也相信,「歷史向來都是青年在創造」。

針對「反課綱」事件對學校及個人的影響,學生們多認為是「正向」的,因為讓思想更開闊。(記者黃玉燕/攝影)針對「反課綱」事件對學校及個人的影響,學生們多認為是「正向」的,因為讓思想更開闊。(記者黃玉燕/攝影)

##換頁##

情境教學?運動啟發獨立思考 

「反課綱微調」行動2015年5月1日由台中一中開出第一槍,並在全台持續延燒,7月23日晚間學生衝進教育部,隔日清晨,警察出動霹靂小組支援,在教育部逮捕33人中,並沒有一中學生。

為保護學生,陳木柱透露,他輾轉告知學生「要尊重政府官署,勿強行侵入或毀損、塗鴉,以免觸法。」也適時提醒學生要注意自身安全,若遇衝撞,建議立即撤離至二線,避免受傷。

針對參與反課綱行動的老師,陳木柱也有期許,他說,帶隊的老師必須明白告知追隨的學生,這樣做會付出怎樣的代價?有何責任是必須付出的,這才是領導者的風範。

「盲從並不可取!」他說,若是清楚告知後,孩子還自願追隨,那他就可以自行負責;有了事先的提醒,我相信這些孩子的行動就不是盲從的,因為是自己清楚的選擇;也能在事後避免「不知道要付出這麼多慘痛代價」的情況出現。

適時提出關懷  帶學生平回校

「要把學生帶出去,就要有本事把學生帶回來!」陳木柱除了叮嚀帶隊的老師,自己也成為到現場的唯一高中校長,他強調過程中,師長不要站在對立面,而是要提供竟見,讓他們去思考。

「事情總有結束的時候,何時退場?用何方式退才能留下美麗身影?」陳木柱透露,希望學生在達到訴求後,能適時掌握結束的時機。也許是上天給機會,氣象台告知8月7日有強颱,於是他輾轉告知學生「有強颱入侵,未嘗不是退場良機」、「已在台灣高中階段寫下輝煌紀錄,為人生留下註腳」,他提醒學生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占領162小時的行動,在颱風來襲前一日晚間,由學生代表宣布,因立院已要求教育部必須重啟課審會,訴求已階段性達成,基於安全考量,決定撤離教育部。學生們臉上汗水、雨水和淚水交織,強調「退場不是結束,是更多戰場的開始。」仍將持續堅持要求政府應「暫緩微調課綱」,亦將深入校園「無限期」推動。

培養卓越菁英   成就獨立思考機會

一中是培養卓越菁英的學校,除了課業,還有許多需要兼顧。針對這次運動是否衝擊學習?陳木柱表示,他提出的是「全人教育、適性揚才」。

歷經3個月的運動,應該賦予更多正向思考,他說,在一般情況下,並沒有「情境」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這次同時讓參與者或旁觀者,也就是每位學生都有一些啟發,他認為重要的是過程,最後理性收場。

事件結束後可以反思、反省,才能為下一階段或事情做好充分準備,會更有能力去面對處理。而師長與學生在過程中都是成長,應該把它當作一種成長與學習的歷程,是機會教育,所謂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會產生。◇

 

 

延伸閱讀
繁星錄取106人 岡山高中全國第一
2016年03月08日 | 8年前
內容超過18禁 高中幹訓講義惹議
2015年12月04日 | 9年前
因應少子化 北市國小新生6月報到
2015年11月10日 | 9年前
反課綱生被起訴 民團北檢前聲援
2015年10月23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