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承千年的神奇村莊: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

【記者藍采詳/綜合報導】
中國河南省的地坑院,又名天井窯院,起源於人類早期穴居,據專家考證,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民居中最有特色的生土建築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河南省陝縣集中連片的地坑院村落有100多個,分布在縣內6個鄉鎮,有近1萬座院子,遺存下來最早的院子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居住已有六代人。

陝縣歷史悠久。據資料顯示,公元前21世紀至16世紀,陝縣是夏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公元前16世紀至11世紀,陝地屬商朝。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分封焦國、虢國於陝境,陝地先後屬焦、虢。爾後,陝地成為西周初期兩大統治區域的分界線。「自陝以東,周公主之;自陝以西,召公主之。」這就是著名的分陝而治。陝西省之得名亦源於此。

公元前775年,「虢人滅焦」,陝地歸虢。公元前655年,虢國為晉國所滅,陝地屬晉。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陝地分歸魏國。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置陝縣。此後,秦國與魏國在陝地多次征戰,陝地時而屬秦,時而歸魏。公元前225年,魏國被秦國滅亡,陝縣地域從此歸秦,隸屬三川郡。
在中國河南省陝縣集中連片的地坑院村落有100多個,分布在縣內6個鄉鎮,有近10000座院子,遺存下來最早的院子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新唐人合成)在中國河南省陝縣集中連片的地坑院村落有100多個,分布在縣內6個鄉鎮,有近1萬座院子,遺存下來最早的院子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新唐人合成)
陝縣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轄區內張村塬、張汴塬、東凡塬,四周陡峭,頂部平坦,土質黏硬,地下水位較深,這種獨特的地理條件,加之少雨的乾旱氣候,是地坑院出現並延續千年的主要原因。

陝縣地坑院的特色

建成的地坑院呈長方形和正方形,邊長12—15米,深度6—7米,院子四壁挖10—12個窯洞,窯洞高3米左右,進深8—12米,寬4米左右,窯洞2米以下的牆壁為垂直,2米以上至頂端為圓拱形,把其中一孔窯洞鑿成斜坡,為階梯形通向地面,稱作門洞,供住戶出入。

地坑院營造技藝包括完整的設計規制、設計模數和工藝口訣。如依據「廟正院不正」原則,地坑院方位要稍偏;為體現尊卑秩序,主位要高大,口訣是:地勢上高下低,天井上寬下窄,主窯為「九五窯」,高9尺5寸,寬9尺;其他為「八五窯」,高8尺5寸,寬8尺。為解決通風採光,窯洞要前高後低、前寬後窄,安裝要「撲門仰窗」;建築地坑院使用的土工尺子,長5尺,和古代男子的平均身高相似,通過其數值和尺度控制,保證各建築部位與人體活動需要的空間協調平衡等等。
地坑院建造時十分講究,要看風水,圍繞陰陽魚的八個方位,選取正東、正南、正北和正西的朝向來建造,可分為東震宅、南離宅、北坎宅和西兌宅。(新唐人合成)地坑院建造時十分講究,要看風水,圍繞陰陽魚的八個方位,選取正東、正南、正北和正西的朝向來建造,可分為東震宅、南離宅、北坎宅和西兌宅。(新唐人合成)

窯院窯洞一般是偶數,有8孔、10孔、12孔等,根據方位的不同,窯洞的重要性不同,用途各異,有主窯、客窯、廚窯、牲口窯、茅廁等,正對門洞向陽的一面是長輩居住的主窯,左右為側窯,主窯一門三窗,其他窯洞一門兩窗,主窯比其他窯洞都要寬大,以顯示主人地位的尊貴。

在地坑院上面,為了防止行人、牲畜掉下去,同時也為了在下雨時雨水流不到院內,主人都要在四周修建一圈高40公分左右的攔馬牆。攔馬牆有用磚砌和土砌兩種。

居住在院內,排水和防滲是最主要的事情,這樣可保證窯院的安全。在院中一角落挖「滲井」來解決排水,井直徑為1米,深5—7米,底部墊上爐渣,上面井口用青石板蓋上,主要用來積蓄雨水,另外,在門洞的一側挖有一個直徑1米,深30米的水井,供人們生活用水。

地坑院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夏天窯洞內溫度和地面相差10度,外面37度高溫酷熱難耐時,窯內溫度只有20多度;而到冬天,地面溫度零下7、8度時,窯洞內溫度在10度以上,人稱「天然空調,恆溫住宅」。同時還具有防風、防水、隔音,安全清靜的特點;建築多採用卷拱頂,抗壓防震,堅固耐用。

地坑院一般為獨門獨院,也有二進院、三進院和多院組合。地坑院建造時十分講究,要看風水,圍繞陰陽魚的八個方位,選取正東、正南、正北和正西的朝向來建造,可分為東震宅、南離宅、北坎宅和西兌宅。

地坑院的構造十分巧妙,它卧於大地之中,同大地脈搏共震,站在院中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縮影,也是「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反應。

「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是對地坑院的真實寫照,民間稱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建築專家們稱它是「世界生土建築的絕妙之筆」、「刻在大地上的符號」、「地平線下的村莊」。德國人魯道夫斯基最早形成文字向世界介紹了中國的地坑院,他在《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一書中稱窯洞建築為「大膽的創作、洗鍊的手法、抽象的語言、嚴密的造型」,對窯洞建築做了確切概括。
地坑院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人稱「天然空調,恆溫住宅」,同時還具有防風、防水、隔音,安全清靜的特點。(新唐人合成)地坑院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人稱「天然空調,恆溫住宅」,同時還具有防風、防水、隔音,安全清靜的特點。(新唐人合成)

--轉引自新唐人電視台
延伸閱讀
《美人魚》13分鐘超長幕後花絮
2016年02月26日 | 8年前
心理學家說:這樣穿最「顯瘦」!
2016年02月23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