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培拉Cotter Campground野營生活散記

離坎培拉不遠的科特河Cotter River。(記者李鳳貞/攝影)
離坎培拉不遠的科特河Cotter River。(記者李鳳貞/攝影)

文/夏墨竹

林鳥啾啾,鴨鳴呷呷,暮然醒來,從帳篷頂端望去,一彎殘月晨空,心立刻踏實下來,今天可以過一個沒有手機、電視,沒有電腦遊戲,沒有倉促忙亂,沒有思前想後,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古人生活,何樂而不為?

我們的夏日露營地在離坎培拉不遠的科特河(Cotter River)岸邊。掀開帳篷的簾子,暖暖的篝火正在木柴上跳動歡舞,散發著欣喜的熱力。坐在篝火旁,暖和一下手腳。天色漸明,清晨中的露營地十分安靜,起得早,可以坐聽空山鳥語,一林清風。

天色逐漸大亮,家家炊煙升起,裊裊的木柴煙火,散發著生活的淡淡味道。大家都餓了,尤其是孩子們,大家圍爐而坐,眼巴巴的等著我們的早點——現做的熱騰騰的北方疙瘩湯。

裝滿清水的大鋼盆,神氣十足的坐在旺火上,孩子們輪流添上柴。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慢慢等待,時間猶如科特河水悠悠流淌,終於望見小小的水泡快樂的升起, 原來不是所有的等待都讓人心焦,等待也可以是安靜的,歡喜的。水泡在大盆中越聚越多,歡笑著,翻騰著,發出暢快的咕嘟聲。古代人習以為常的燒火做飯,竟是這些八、九歲孩子們第一次的人生經歷,原來做飯也可以不用電爐子煤氣灶的。瞧孩子們盯著火的專注模樣,不亞於人類剛發現火的新奇。

生這堆火,還有一個小插曲呢。原以為滿山遍野都是掉下來的枯枝斷木,隨便撿點來,不就可以生火了,可是營地管理員看見了,大驚失色,他把我們從叢林裡撿來的木柴又扔回到原處,這才明白,這裡的枯枝斷木是撿不得的,因為林鳥要銜落枝築巢,斷木也是小動物們、小蟲子們的棲息地,這個世界原本就是牠們的,我們是剛來的客人們,豈能如此這般不客氣。頓時自覺慚愧,原來澳洲人的環保意識這樣貼心深刻而又真誠,周望山野,更感謝大自然對所有生命的無私恩賜。

沿著河水漫步,水色滄浪,跨過橫木,邁上青石,撥開帶刺的野紅梅枝蔓,卻望不見水天之盡頭,雀鳥鳴深山,野草迷晴岸,草徑苔深不可尋,惟聞流水聲。

坐在堅實的河岸大石上,大地的廣袤豐饒、寬厚和順、容載萬物,讓人內心踏實。頭頂上那無盡的蒼穹,高遠遼闊,引人遐思。古人講,天人合一,天高行健,地厚載物,人也應該如此吧。瞧這腳下的滄浪之水,可否濯我足呢?◇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