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你不知道的紫禁城秘密 宮中為何無積水之患

護城河與角樓。(網路圖片)
護城河與角樓。(網路圖片)

【大紀元訊】
中國明清兩朝皇家禁地紫禁城有許多秘密,其中的水利問題也大有玄妙,不但有效防止了積水之患,而且飲水也很特別。

近期的一篇文化周刊介紹,在70多公頃面積的紫禁城中,有長1,200公尺的河流,它從西北城角引入紫禁城的護城河,水從城下涵洞流入,順西城牆南流,由武英殿前東行迤邐出東南城角與外金水河匯合。

這道河流對於紫禁城內千株松柏起了灌溉的作用。在調節空氣和消防利用上都有好處。在夏季又是全宮城中雨水排洩的去處。

據研究,故宮中雨水排洩管道,在開始設計全宮規劃時有一個整體的下水系統安排。它的原設計圖雖然已看不見了,可是現存的溝渠管道,除被地上建築物變革而被破壞一部分外,經實際疏通調查發現它的幹道、支道、寬度、深度都是很科學的。

遇有暴雨各殿院庭雨水都能循著排水系統導入紫禁城中的河流裡,然後迂迴出城匯入外金水河東出達於通縣運河流域。因此在宮中無積水之患。

故宮內金水河。(網路圖片)故宮內金水河。(網路圖片)


明代開鑿的筒子河寬52公尺,深6公尺,長3.8公里。不但增加了宮城防禦,而且主要功能是排水乾渠和調蓄水庫雙重功能。蓄水量可達118萬立方公尺,相當於一個小水庫。在這個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的紫禁城,筒子河的蓄水起著重要保證。即使紫禁城內出現極大暴雨,日降雨量達225公分,同時城外洪水圍城,筒子河水無法排出城外,紫禁城內水全部流入筒子河,也只使筒子河水位升高1公尺左右。

護城河。(網路圖片)護城河。(網路圖片)

護城河與角樓。(網路圖片)護城河與角樓。(網路圖片)

明朝開鑿的筒子河。(網路圖片)明朝開鑿的筒子河。(網路圖片)



##換頁##
至於紫禁城的飲水問題,五百多年前的設計完全依賴鑿井取天然泉水。

故宮的房屋間數以四柱一間計算,在當時全部房屋約萬間以上。明清兩代王朝日常生活在皇宮裡的約近萬人的飲水問題,除帝後的飲水是每日由京西玉泉山用騾車運水外,其餘近萬人中大約8,000到9,000人都聚集在住人區。

三大殿96,000多平方公尺面積不設一井,內廷東西六宮及其他若干建築群,每一宮院至少有井2口或3口。值班人員和警衛人員區設井更密。這完全是根據需要而安排的。

由於鑿井工程的需要,在故宮裡又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小型盝頂井亭建築,成為宮苑中一種特殊的建築結構。同時,小亭飾以皇宮彩繪,小巧玲瓏。井亭不僅是生活用水所需,也是一種特殊的建築藝技陳設。

玉泉山。(網路圖片)玉泉山。(網路圖片)

井亭屋頂。(網路圖片)井亭屋頂。(網路圖片)

故宮井亭。(網路圖片)故宮井亭。(網路圖片)


─ ─轉引自「新唐人電視台」

 

延伸閱讀
新竹生活節 漫步河畔享異國風情
2015年10月14日 | 8年前
最大3D護城河噴畫 喚醒宜蘭記憶
2012年09月19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