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憶往】大陳撤退六十週年的感人故事

1955年2月8日,再見了,大陳。(鍾元翻攝)
1955年2月8日,再見了,大陳。(鍾元翻攝)

文/西如

我曾經在戰地參加過無數次的,很有意義的升旗典禮;但讓我印象最深、終生最難忘的升旗典禮,就是大陳撤退的那天清晨。

1954年5月8日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與蔣經國巡視大陳島。(鍾元翻攝)1954年5月8日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與蔣經國巡視大陳島。(鍾元翻攝)
1955年2月8日,準備掩護與接運大陳居民的中美聯合艦隊在大陳港外集結,岸邊則聚滿等待上船的大陳居民。(鍾元翻攝)1955年2月8日,準備掩護與接運大陳居民的中美聯合艦隊在大陳港外集結,岸邊則聚滿等待上船的大陳居民。(鍾元翻攝)

在駐軍擔任連指導員的我,跟隨由時任國防部副部長蔣經國先生,所主持的那次升旗典禮了。那次升旗典禮,是在對面共軍對我炮聲隆隆,漫天烽火中舉行的;是在百姓傷亡慘重、官兵磨拳擦掌,誓與共軍不共戴天之情形下舉行的。此情此景,誠可謂可歌可泣,有血有淚,每個官兵無不為之動容,留下永遠的椎心之痛、難以忘懷的記憶。

民國四十四年的六月,正是百花盛開、鳥語蟬鳴的時節,也是我們的國家處在危疑震撼,風雲詭譎,一日數變的時刻。為了國家的生存和發展,為了迎接爾後更大的挑戰,部隊不斷的加強戰備訓練和特種演習,以備有真實狀況時,可以從容應戰,順利達成既有的目標。大陳島處在最前線,自然對這種「殺敵保命」之課目,「矢勤矢勇,毋怠毋荒」,一體遵行,全力以赴。就在一個天黑浪高,風狂雨驟的夜晚,接獲上級命令,要立即舉行強大的兩棲登陸演習,全體官兵務須全副武裝,隨時待命出發。

六月五日五時卅分,曙光乍現,雨勢未歇,一群雄赳赳氣昂昂的將士,在指揮官一聲令下,靜肅地迅速向大陳防衛部所指定之集合場集結。由於部隊訓練有素,所以都能在櫛風沐雨中,踏著齊一的步伐,奮勇前進,精神飽滿,毫無倦容。每個人的內心裡都在盤算著,一定會有「大動作」之事情發生,臉上充滿著歡欣的喜悅,以迎接新任務的來臨。

1955年2月10日,88歲高齡的老太太也要到臺灣。(鍾元翻攝)1955年2月10日,88歲高齡的老太太也要到臺灣。(鍾元翻攝)
1955年2月10日,游擊隊女英雄李仲蘭帶著6歲的女兒抵達臺灣。(鍾元翻攝)1955年2月10日,游擊隊女英雄李仲蘭帶著6歲的女兒抵達臺灣。(鍾元翻攝)


經國先生一席話 迴盪至今

六時卅分許,國防部副部長蔣經國先生,在司令官等高級將領陪同下。出現在部隊的面前,向全體官兵親切、和藹,帶著異於往常的嚴肅面容,道安問早。隨即主持升旗典禮,典禮儀式中,在唱國歌時,大家注目凝視,淚水如泉水般的湧現出來,不可遏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隱藏著一股積怨難伸的怒火,蓄勢待發。升旗儀式既畢,副部長向全體官兵訓話:

一、國家為一最高之有機體組織,其整個高超之生命,一如一個人之有生命、有精神、有音容一樣。國歌即國家莊嚴之聲音,國旗即國家之容色。所以我們聽見國歌,看見國旗,就是看見國家;如聽了國歌,看了國旗,而不知發奮圖強,積極向前精進,就是不知愛國,更不知救國。

二、今天我們所處的這個環境,以國家來講,這是一個最重大的使命;以我們部隊來講,這是最大的一次考驗;對個人來說,這是最後報效國家的機會。

三、我們在此大時代中,從大處來看,這是一個最重要的關鍵,不管如何艱苦危險,我們一定要克服。當漢光武打天下的時候,他有「大丈夫把命交天」這一句話。大家就是今天的大丈夫,我們各級官兵,都有把命交給天的精神,就可完成此次的任務;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神聖任務。

四、當前的敵人,無時不在消滅我們,我們為了保留精銳的勁旅,為國家奠定屹立不移的根基,若能支持下去,就能成功;能奮鬥下去,就能勝利。也就能完成「移防台灣」的使命,完成復國的大業。

1955年2月8日,準備撤退的大陳居民,扶老攜幼,大包小包等待出發,他們臉上有依戀之情,也有欣慰之色。(鍾元翻攝)1955年2月8日,準備撤退的大陳居民,扶老攜幼,大包小包等待出發,他們臉上有依戀之情,也有欣慰之色。(鍾元翻攝)
1955年2月8日撤退前夕,大陳居民在自家門上所刻畫的宣示:「我們情願跟著蔣總統走」。(鍾元翻攝)1955年2月8日撤退前夕,大陳居民在自家門上所刻畫的宣示:「我們情願跟著蔣總統走」。(鍾元翻攝)


移防台灣令下 官民含淚領受

當副部長宣布「移防台灣」後,官兵異常激動。大家對這蕞爾小島的一草一木,都懷著濃郁的感情,自然不忍放棄這塊曾經捍衛著台灣,鞏固復興基地的土地,那怕只剩一兵一彈,絕不撤離。於是大家互為擁抱,相對飲泣,涕泪交流,激昂慷慨的情緒,達於鼎沸之勢。推派代表請副部長收回成命,副部長對派出之代表赤膽忠貞之心,深受感動,除予慰勉外,並分析上舉,是經過多次研商之既定政策,是集中兵力,整訓戰備之最佳方案。官兵代表聞之,只好絕對服從,含淚領受。

該島是彈丸之地,舉凡部隊之任何行動,都在共軍掌握之中。當看到我軍集結之時,對準目標,火砲齊發,彈如雨下,官兵不慌不忙地進入陣地,予以還擊;百姓則哀鴻遍野,傷亡者眾。百姓在無可奈何之情形下,一方面緊急處理傷亡,一方面加入部隊行列,探察部隊動靜。

副部長對百姓們簇擁而上,要求隨部隊來台,與政府同舟一命,當即欣然同意。但在此時,有一對年逾七十之老夫婦,因無子嗣,且身體衰弱,不良於行,乃啜泣哀求,不願離開「生於斯長於斯」之家門,致使原來之計畫,頻生許多變數。副部長乃以流利的浙江話,動之以情,說之以理,並分析利害關係後,該對老夫婦點頭稱謝,跟隨部隊上船,開展「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的一日海上生涯。

回溯此次之移防壯舉,固然是蔣副部長之精神感召.使部隊在無預警下,臨危授命,達成高難度的艱鉅任務。在升旗典禮中,官兵愛國情操的體現,視令如命的志節,以及百姓們對政府之赤忱擁戴,實為我三十餘年戎馬生涯中深感自豪,難以忘懷的頭等大事。

綜上以觀,中美合作是成功的主要關鍵,中美分工是做到人員完成撤離、武器及物資皆撤出來台之重要手段。其中美之第七艦隊及國軍聯合部隊掩護一萬八千軍民安全撤退來台。大陳百姓由政府安置於全台十二個縣市35個大陳新村,使他們生活不虞匱乏,精神上不虞恐懼,過著自由自在,安享幸福的日子。培養出第二代、第三代之青少年,各行各業的都有,其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需求,並不輸於台灣人,實屬萬幸,吾人應為他們之優渥生活引以為傲。

其次,各種軍用物資,由國防部主導,分發至各軍種後,再分發至第一線部隊使用,確已做到物盡其用之目的。

最後筆者認為大陳撤退之圓滿成功,完全是經國先生精心擘畫、設想周延、協調美方、部屬擁戴等等因素而成的。惜因他去世得早,與當年之鄧小平溝通太遲,致中國大陸貪腐成風,台灣經濟難以復甦,實為兩岸人民之不幸。現在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如何而後使經濟好轉,使人民經濟之差距縮小,貧富均衡早日到來,黎民百姓,實深是賴。

1977年6月18日,行政院長蔣經國巡視新竹市大陳新村,與大陳義胞周妙友、羅三妹等,以家鄉話閒話家常。(鍾元翻攝)1977年6月18日,行政院長蔣經國巡視新竹市大陳新村,與大陳義胞周妙友、羅三妹等,以家鄉話閒話家常。(鍾元翻攝)

【大陳島簡介】

1.浙江省溫嶺縣所管轄;民41年至44年為我陸軍41師及第五軍官戰鬥團進駐,負責保衛台灣之守備任務。

2.大陳島分上大陳、下大陳,工作艱鉅,經常受中共炮火之襲擊。

3.海岸線太長,平日補給由水上飛機運行,為保持戰力,於民國44年撤退。

4.撤退來台之百姓,分布於12個縣市35個大陳新村,生活日漸富裕。

【作者小檔案】

姓名:胡光東                                 

籍貫:湖南省桂東縣

學歷:湖南大學三年肄業、政戰學校高級班畢業

經歷:曾任連、營長、輔導長、團主任、處長、保防科長等職。民38年至41年在金門;41年至44年在大陳守備工作。◇

 

延伸閱讀
花蓮男子跳海 國軍英勇救溺
2015年11月30日 | 9年前
災後重整 國軍3萬兵力協助復原
2015年09月29日 | 9年前
823砲戰的省思
2015年08月16日 | 9年前
國防部:演習首都並未被共軍癱瘓
2015年05月11日 | 9年前
不滿M503航線協商 台聯杯葛院會
2015年03月03日 | 9年前
全台國軍福利站 悠遊卡嘛也通
2014年12月12日 | 10年前
不買F-16 C/D了?空軍爭取F-35B
2014年08月11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