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台灣戲曲文化 廖瓊枝薪傳歌仔戲
文化要扎根,藝術要推廣。慈林教育基金會邀請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有「台灣第一苦旦」之稱的廖瓊枝教授於12日蒞臨演講,題目為「推動台灣戲曲文化藝術的歷程」,以讓大家更了解她薪傳歌仔戲的心路歷程。
廖瓊枝表示,百年前祖先留下來,唯一能代表台灣的戲劇就是歌仔戲。多年來她將全副的精力,投注在歌仔戲藝術教育的薪傳上,在88年成立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藉此平台整合各界意見與資源,並著力保存歌仔戲史料文獻及重要劇本。
歌仔戲的發源地在宜蘭員山結頭份大樹公,從落地掃(本地歌仔),再到有收錢的半商業化,而後有了大舞台,那時穿的戲服多為宋朝服飾。但盧溝橋事變後,日本政府禁演歌仔戲,於是歌仔戲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完全消失了。一直到光復後,應著大家的喜愛,紛紛招子弟班,學北管及歌仔戲。光復後第三年極盛期,全台有300多家戲院,每10天演完,就是劇團大搬家的日子(歌仔戲團以戲臺為家),一年至少演360天。
69年民族音樂領航者許常惠教授看了廖瓊枝的表演後大為讚賞,之後就常引薦她到處去表演,甚至後來還演講。許常惠教授雖是學西方音樂,但對台灣本土音樂戲曲十分關心。廖瓊枝自幼命運多舛,當她無依無靠時,是歌仔戲讓她有了依靠,她應順著這條路繼續去做傳承。後來她更將歌仔戲推向小學、社團、大學等。她很希望招大專青年來學戲,這樣有助於提升歌仔戲的水準。薪傳歌仔戲的過程不免會有挫折或委屈,但也獲得不少文藝界人士的肯定。
她自幼失學,僅受過兩年日本教育,於是她比別人更用功學中文,買小說來看、看招牌、敢請教別人,因為她還得寫劇本。一年工作360天,儘管下課回家已經晚上10時45分了,她依然再看兩個小時的書。
她希望能培養專業人才,歌仔戲才能扎根;最主要還是要有觀眾群,沒了觀眾就會斷了。她這一生念茲在茲的,還是要讓歌仔戲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萬年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