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香」改造 保留承載回憶的建築

位於中環的聖約翰教堂,以13世紀的早期英格蘭式以及華麗哥德式建築風格而成。(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
位於中環的聖約翰教堂,以13世紀的早期英格蘭式以及華麗哥德式建築風格而成。(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

文/記者藍悅真

現在,都是由過去堆疊而成的;旅行,藉由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暫時拋下現實中的壓力,前往陌生的國度,貼近當地的民情、生活步調,並創造專屬自己回憶的烙印,而旅遊的元素不只有美食與購物,香港青年建築師蕭國健表示,「香港與台灣的關係就像兄弟一樣」,兩地的文化背景不同,旅遊也確實能感受到雙邊的迥異,但又有相同的連結。

自小移民到紐西蘭的蕭國健,完成學業後總有歸國的念頭,他說,「回香港就是要找尋自己的根,看一下以前沒看過、在國外讀書10多年所錯過的。畢業後就回『香』工作多年,獲得香港青年建築師獎後,到美國短暫進修,回到香港看見有些地方需要改變,就成立了個人公司。」

蕭國健的設計概念主要以回憶、藝術為出發點,他認為,「在香港一直長大的人,可能會覺得身邊一直存在著相同的東西,不會有太大的感受,政府要發展、要聽市民的話,但在這之中,是否可以找到平衡點並不容易,有機會的話想出一份力,把香港好的東西保留。」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住的地方,雖然當時一層樓有20戶人家,同年紀的小朋友就會玩在一起,公共住宅裡包含自己的活動中心、商業店鋪、學校,規模就像是一個小城鎮,上學、玩樂都在一起,蕭國健說,「不像現在生活方式慢慢改變,每一層電梯打開就是自家門口,與鄰居的交流不像過去緊密」,這樣的方式不是不好,但過去的建築伴隨著回憶,所以在參展中,作品的概念就會以回憶呈現,做出情感上的連結。

身為建築師的他,是如何看待香港與台灣?蕭國健說,城市一直一直在發展,這是無可避免的,因為經濟要成長,所有的東西都要往前發展,但是有時候人會忘記一些回憶,無可避免地要改變,因為建築比較舊了,新的肯定會有變化。

香港的住宅會因應當時最現代、最適合現在的建築,生活的品質肯定會進步,如電梯高度從10多層到百層,將建築高度、材料、採光、通風、綠建築的元素放進去,跟以前的生活整個不一樣,不像以前只有大面牆壁、很小的窗戶與狹窄的生活空間。

香港旅遊 不能錯過的生活刻印

香港曾受英國統治,在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香港機場就在當年遇見了這交接的時機。香港機場也叫作赤鱲角機場,2014年乘載著6,330萬人次的客運量,台灣每年也超過百萬人次前往香港旅遊,普遍印象中的香港就是飲茶、購物,但在東西薈萃的的香港,又有什麼值得一探究竟的呢?蕭國健介紹了最具歷史、文化、現代與最貼近香港人民的生活方式,重新也「從心」再認識不一樣的香港。

蕭國健表示,「九龍城寨有一個『三不管地帶』的稱號,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形成原因是為了防衛,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沒有政府監管的情況下,建築密度非常高,裡面生活環境條件並不好,吸毒、無牌照牙醫等都聚集在此地,雖然這部分是香港的歷史之一,但重新發展是必須的,因為環境不好,拆掉只是早晚的問題。

九龍城寨為香港人記憶深刻的三不管地帶,現今部分被保存下來,並建置成公園供民眾參觀、導覽。(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九龍城寨為香港人記憶深刻的三不管地帶,現今部分被保存下來,並建置成公園供民眾參觀、導覽。(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

香港人對於建築外觀的要求不一定是很完美的建築理念設計,比較喜歡的是回憶去過的地方,被香港市民票選出來的建築物也是,「心中最喜歡的其實不一定是最美麗的,而是擁有最美好回憶的地方。」蕭國健這樣認為;小時候住過的公共住宅與現在的形式已不一樣,現在的彩虹邨(音同村)有著獨特的設計與亮麗色彩,若有機會,可以前往當地體驗居民的日常生活,旅行也不只存在風景與物質,當地的人、事、物也將成為最美好回憶的一部分。

被高樓大廈林立、環繞的香港,呈現都會、時尚感,如果想窺見不一樣的香港,蕭國健推薦,可以到有「香港威尼斯」之稱的大澳漁村,「這地方與香港非常不一樣,可以在大澳感受到香港最早的感覺,完全離開高樓大廈,感受到香港沒有發展的時候是一個漁村」,體驗著當地居民質樸的生活。

與繁華的香港建築有著極大反差,大澳漁村依水而建、村民不同的生活面貌,顯盡了香港質樸的一面。(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與繁華的香港建築有著極大反差,大澳漁村依水而建、村民不同的生活面貌,顯盡了香港質樸的一面。(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

到香港旅遊,也不會忘記到中環,中環可以看到整個香港的發展,蕭國健提及,「道路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靈魂、中心點,路永遠都在」,現在中環排檔還在,但隔壁又有高樓,融合了整個發展的面貌,「以前中環是最中心的地方,政府與所有的發展都從這裡開始,從山與平地慢慢發展,逐漸的地不夠用」,「發展順序可以從填海線看出來,以前香港的道路就是以英國人的名字命名,到現在新的填海道路名字又不同於當時」,從很小很小的東西可以留意到整個香港的發展,如道路上的燈、牆設計,以前跟現在都不一樣,在中環可以看到香港最早與最新的建築。

中環裡有一些教堂很值得去參觀,蕭國健推薦聖約翰教堂,因為這是「最早的、保存最好的」,香港旅遊局網站上也介紹,1847年由當時的香港總督戴維斯爵士奠基,教堂設計揉合了13世紀的早期英格蘭式以及華麗哥德式建築風格。聖約翰座堂位處香港的商業中心點,被鄰近的摩天大樓所包圍,百多年來,見證著香港的歷史變遷。

在中環新舊建築交錯的聖約翰教堂,宛如喧鬧城市中的一片寧靜小天地,默默見證著香港的歷史變遷。(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在中環新舊建築交錯的聖約翰教堂,宛如喧鬧城市中的一片寧靜小天地,默默見證著香港的歷史變遷。(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

到香港也不能不到九龍逛逛,九龍深水埗(音同步,香港讀音為舖)可以看見較傳統的生活方式,蕭國健說,「雖然也逐漸在發展中,但還可以看到70、80年代的感覺在裡面,早晚的風景是截然不同的,早上排檔全都開了,可以去商家購物,其中以電子商品最為知名。」

特別的是,深水埗晚上會有一些長者在地上擺攤,放很多看起來都舊舊的、好像是垃圾的東西在裡面,這其中藏了很多書、遊戲機,或是過去的流行音樂CD、卡帶,每天晚上都會出現,天天都不一樣,大約晚間8~10時許出現,可是這並不是合法的,會有警察驅趕,但這是一個很能體驗當地風俗民情的地方。

香港地狹人稠,連店家招牌掛設方式都以橫的方式來表現,圖為深水埗招牌。(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香港地狹人稠,連店家招牌掛設方式都以橫的方式來表現,圖為深水埗招牌。(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

蕭國健打趣地說,「來香港一定要到大排檔,就像來台灣一定要去夜市吃小吃一樣」,但大排檔的食物處理方式與餐廳不太一樣,也許可能要冒一下肚子痛的風險,而廟街、旺角更是有許多特色的地方,都是不容錯過的口袋名單。

香港街邊的大排檔,宛如台灣的夜市,是旅遊貼近平民生活、飲食的一環。(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香港街邊的大排檔,宛如台灣的夜市,是旅遊貼近平民生活、飲食的一環。(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

擁有多次來台旅行經驗的蕭國健說,台灣給他很舒服的感覺,密度不像香港,路比較寬,建築矮一點,道路與建物的規劃比例1:1,自然通風、空氣會好一點,之前來台通常只是消費,但透過展演、與台灣建築師的交流,以後會想到台中、台南、墾丁、宜蘭等城市旅行。◇

香港青年建築師蕭國健。(記者陳柏州/攝影)香港青年建築師蕭國健。(記者陳柏州/攝影)

小檔案

姓名:蕭國健 Siu Kwok Kin Stanley

成長背景:香港出生、紐西蘭長大

職稱:香港青年建築師

   當代藝術品收藏家

學歷:UNITEC理工建築學院建築學學士

經歷:多年來任職於香港著名建築師事務所

   2015年成立個人公司

延伸閱讀
港現親習媒體 分析:架空劉雲山
2015年11月24日 | 8年前
香港議會選舉落幕 青年世代崛起
2015年11月23日 | 8年前
台港雙城論壇 柯P:應固定舉辦
2015年11月17日 | 8年前
陸資接連天價購港辦公大廈
2015年11月13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