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拾穗】瑕疵品變成珠寶
在生產線發現一個做壞的瑕疵產品,管理者的態度會是什麼?
管理者可能會將這個瑕疵品拿掉,更換一個良品,或是設法查出是誰做壞了這個產品,然後給他嚴厲的處罰,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市場上普遍都不看好日本產品的品質,認為日本製的產品不耐用。為改善此問題,日本請來美國統計相關權威──戴明博士(Dr. Deming)。
戴明博士主張花時間找出問題的根源,改善其製程,才能一勞永逸,品質不良的問題才不會再發生。
他認為,應該將瑕疵品視為珠寶,因為瑕疵品可以讓我們發覺生產過程中隱藏的缺陷;如果缺點改善,製造流程將改進,瑕疵減少,品質水準也就提高了。
管理者發現不良品時的態度和做法,決定後來的品質水準,如果發現瑕疵品只是採取更換良品,或處罰作業人員等短期的做法,對於長期持續提升品質水準沒有幫助。
日本人接受戴明博士的教導,並持續推動戴明博士的理念,更以戴明之名設立國家品質獎,使日本的產品品質逐漸成為世界的標竿。──摘編自《管理拾穗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