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罈子

 (記者王嘉益/攝影)
 (記者王嘉益/攝影)

文/高達宏

年輕的時候,隨心所欲,任意往來,有體力、有知識,滿是衝勁,勇往直前,即使後悔了也沒有關係,仍有時間和機會可以再來。

到現在還很清楚地記得,高二那年,認為要成為一個「成年人」應該要有「醉過」的「歷練」,於是有一晚,我在台中的中華路夜市放膽地喝「雞尾酒」,回家後酒精的強烈後勁讓我醉得嘔吐、頭痛欲裂,第二天整個人軟軟的沒辦法上學,被媽媽罵,還被弟弟笑。

那時候對什麼都想去試試,試著去爬高山,試著去和老外講英文,試著去喝嗆辣的高粱酒,試著搶進全班前三名,……不論喜歡不喜歡,不論得著亦失落,總是讓自己有一種沒有白來的感受。

退伍後,任職省政記者,在那萬年國代和立委的年代中,這是當時全台最精英的記者群,按資歷,剛剛任職的我是初生之犢,但是,我有一種不怕生、不怕大官的性格,就一個廳一個廳、一個處一個處地闖蕩進去,沒事找事地進行採訪,就這樣衝出了一版頭條,衝出了署名邊欄,衝得省政府各單位雞飛狗跳,衝得各報社有些惶恐。

一個大報的特派員放出挖角的風聲,我的特派員和我懇談要我留人「不要錢進」;我很講道義地留了下來,繼續衝新聞。

直到兒子誕生以後,在牛奶瓶和尿片子的羈束之下,這才放緩了腳步。

隨後到美國唸電腦資訊碩士,成了「留學生」,定居亞特蘭大,歲月匆匆。

到了年歲漸長,雖然自覺體力不再無限充沛,又有來日苦短的壓力,但是由於歷練更豐富,更有智慧,因此更能觸及眾人的內心,也更容易帶動他人。

近日我在網路上發布的一篇政論文章,看的人有多少,我不知道,看了且按讚的人將近4千人次,看了按讚還發文回應的有157人次。

原來我仍有動人之處,哈!在筆尖下,自我的感覺尚可啦!

最近因為參與各種活動,常和一些年紀大的長者們接觸。

我發現年紀大的人儲存著極大的能量,能夠用「口」傳送出震撼人心的智慧,他們動口所發出的力量遠大於那些動手的人。

年長者雖然動作緩慢,反應卻非常快速,而且能夠直指人性的核心。

像是某友人最近耳朵重聽越來越嚴重,他卻若無其事,處之泰然,他說:「聽得見有聽得見的好處,聽不見有聽不見的好處。」

從他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我可以感受到「聽得見比較熱鬧,聽不見比較清靜」的哲理,以及有時候可以「假裝聽不見」的「狡詐」,哈!

這可不是一句「薑是老的辣」就能夠涵蓋的涵養。這是他們多年累積,一再研磨,一再調理,經由心靈整治而成的精粹華采。

年輕和年長都是可愛的。

我喜歡年輕人的活力,甚至也喜歡他們沒有節制的無限創意,有時候蠻搞怪的,常讓人一時失神,難以回應。

我也喜愛年長者燉煮熬煉的慢條斯理,那種甚至「胡說八道也可以說得頭頭是道」的老練。

不論在那個階段,都有他們的精采動人之處。

原來,人們的心靈像是一個罈子,裡頭有不同時期的渣滓和精華在那裡交融與衝撞,然而,這個心靈的罈子會隨著流入的歷練和智慧而自己長大擴充,永遠不會爆開。

我察覺,那些樂觀、不服輸、有愛有恨(有感情)、努力挺胸站立的人的心靈就是這樣的擴大而飽滿。

不過,我也察覺,這個心靈的罈子,也會因為只有蒸發沒有挹注而縮小,最後甚至乾枯而碎裂。

我們不難評估,連打三天三夜麻將,結果猝死在麻將桌上,是死得其所的快哉?抑或是浪費了一生,白來了一趟?

所以不要讓暴躁、眼淚、沒胃口、吃不停、麻將、香菸、烈酒、女人、男人、不看書、不做工……使我們的人生處在低盪而不斷的蒸發,最後剩下的只是沒有意義的空空蕩蕩。◇

延伸閱讀
下過雨後
2015年07月30日 | 9年前
探索心靈的旅程
2015年07月02日 | 9年前
心,放下
2015年07月07日 | 9年前
邱玲瓊油畫展 展至下月4日
2015年03月08日 | 9年前
月亮在看你
2014年12月29日 | 9年前
我最想上的一堂課
2014年11月26日 | 9年前
選舉翻盤 年輕網路世代崛起
2014年12月02日 | 9年前
每天逾5人感染愛滋 患者年輕化
2014年12月01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