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成功留殼去苦 紅藜可食性提高
有「穀物紅寶石」稱號的台灣蔾(傳統稱為「紅藜」),其外殼雖含有高量的機能性成分,更有調節胰島素及抑制腫瘤的功能;但因紅藜外殼口感極苦澀,難加工食用,僅能淪為堆肥使用。屏東科技大學教授蔡碧仁經過多年研究,成功將紅藜外殼的苦澀去除,將糟粕變黃金。
屏科大食品系教授蔡碧仁表示,台灣原生種紅藜的營養價值,比被美國太空總署譽為「人類在太空中最佳的維生食物」的藜麥還高。尤其紅藜的外殼含有高量的機能性成分,如多酚、膳食纖維、類黃酮、胺基酸等,且具有高單位的類SOD(超氧歧化酶),紅藜色素更有調節胰島素,及抑制腫瘤的功能。
蔡碧仁表示,此項研究最困難之處,在於去苦過程中,既要保持住紅藜的豔紅色素,又要完整保留外殼原有的機能性成分;技術突破使紅藜能被充分利用,讓國人能藉由饅頭、麵包、雜糧飯等親民紅藜食品,攝取到低廉而優質的機能性成分。此外,紅藜的外殼,一旦成為可食性,其潛在的經濟效益,更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