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劇變時 東德共產黨高層的選擇

2014年11月9日,德國沿著原柏林牆遺址設置了一條全長15公里,由8千個燈光氣球組成的「燈光邊界」,象徵1989年前的東西柏林邊界。圖為施普雷河。

(TOBIAS SCHWARZ/AFP)
2014年11月9日,德國沿著原柏林牆遺址設置了一條全長15公里,由8千個燈光氣球組成的「燈光邊界」,象徵1989年前的東西柏林邊界。圖為施普雷河。 (TOBIAS SCHWARZ/AFP)

文/周曉輝
1989年11月9日,一個歷史的轉折點在悄然間出現了。東德共產黨政治局常委沙博夫斯基在新聞發布會上宣讀了如下中央決議:「……允許個人出境,不必說明任何理由……將在最短的時間內批准出境……可以通過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的所有邊境檢查站出境。」一位義大利記者隨即問道何時執行決議,沙博夫斯基思慮了片刻,給出了「立即執行」的回答。

但事實上,德共中央的決議是讓電台清晨4點播放該規定,4點之前通知所有的邊警,但沙博夫斯基並不知曉這些細節。當記者們將沙博夫斯基說的「立即執行」通過電話傳出後,成百上千的人湧到了柏林牆,要求通過邊防檢查站,而此時的邊警還什麼都不知道。在東德民眾的壓力下,一些邊警自行決定打開了邊境。柏林牆也隨之倒塌。而隨著柏林牆的倒塌,德國實現了統一,並繼續走向強大。

讓我們還是走回時空隧道。二戰結束時,英美法蘇分別占領了柏林。隨著冷戰鐵幕的開啟,1949年5月,德國英美法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10月7日,在德國蘇占區則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由德國統一社會黨實行一黨專政,該黨是1946年由德國社會民主黨和德國共產黨兩黨合併而成的。德國自此分裂。

冷戰時期,作為蘇聯對抗西方前沿國家的東德被大多數人視為是蘇聯的衛星國。由於很多東德人並不認可新國家的政治和經濟體制,1953年爆發了抗議政府的「六一七事件」,蘇聯駐德部隊參與了鎮壓,造成55人死亡。雖然示威被鎮壓下去,但東德人民的心卻沒有被收服,逃亡西方成為了許多人的選擇。

資料顯示,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大概有270萬東德居民由於政治或經濟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為了防止東德人的逃亡,東德政府除設立德國國內邊境外,1961年還沿西柏林邊境修建了柏林牆,以阻止東德居民通過西柏林逃往西方,並下令對越境者加以射殺。但這似乎並沒有恐嚇到勇敢的東德人。

儘管沒有人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倒在了柏林牆下,但兩德統一後,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民主德國聯合會的調查顯示,業已統計到1,036個受害者的姓名。而東德官方不僅沒有留下有關死難者的記錄,而且還塗改了大量死亡案例,東德秘密警察「史塔西」亦逼迫受害者家屬對事實真相保持沉默。

東德不僅在政治上追隨蘇聯,而且在經濟上也如蘇聯一樣採取計畫經濟。這裡不得不提及的是東德一個當了18年的重要領導人昂奈克。1971年5月,受蘇聯的支持,埃里希‧昂奈克當選為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隨後在1976年當選為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他在政治上通過史塔西鎮壓國內反對派,在經濟上推動國家和中央集權經濟。由於國民經濟無法滿足居民對部分食品和高檔消費品的需求,不得不通過從西方進口,接受西德貸款,因此增加了國家的債務。

令昂奈克等東德領導人沒有想到的是,柏林牆雖然隔開了東西德,但東德老百姓還是從接收到的西德電視中,從親戚朋友那裡,了解到了西德的富庶和自由,這讓越來越多的東德人無限嚮往。東德人想方設法離開東德。

不過,面臨著債台高築、東德人大量外逃、人心思變等困境的昂奈克直到1989年6月,依然對共產黨「鐵打的江山」信心十足。據沙博夫斯基回憶,6月22日至23日,東德共產黨召開了第五十四次中央委員會全會,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將會是昂奈克所主持的最後一次中央委員會。在會議上,昂奈克突然念起了一份有關西柏林美軍RIAS電台前一天寫的一篇評論報告的最後一段:「昂奈克顯然是認為,東德至少還能存活到2004年。」昂奈克和其他中央委員們對於西方如此可笑的想法忍不住捧腹大笑。

事實上,就連當時的西方國家以及蘇聯都沒有想到東德政權將會很快垮台。時任法國總統的密特朗訪問東德時,曾拍著當時的國務委員會秘書長克倫茨的肩膀說:「東德得繼續存在下去。」這自然也是昂奈克等人大笑的原因之一。

然而,隨著匈牙利在當年夏天開放匈奧邊境之後,逃亡的東德人越來越多,這讓東德政府在國際上名聲掃地。此外,在中共鎮壓「六四」學生運動後,東德人抗爭活動達到了新的高潮。

##換頁##

9月4日,在萊比錫舉辦的傳統的秋季交易會上,大概有1,200多人舉行了遊行。遊行隊伍的旗幟是「要自由旅行,不要大批離境」;但是隨著隊伍的行進,示威者喊出了「打倒秘密警察」、「推到柏林牆」和「開放到西德的通道」這樣的口號。遊行沒有與全副武裝的警察釀成衝突。而從10月開始,萊比錫的民眾開始走上街頭,在每個星期一舉行定期示威抗議;東德其他城市也隨之效仿。越來越多的東德人走上了街頭,要求自由民主。

東德人的不斷抗爭讓東德領導人的自信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9月,東德共產黨黨內以克倫茨、沙博夫斯基為首的一批高官策劃逼宮,希望通過撤銷昂奈克的職務在黨內進行一場戈巴契夫式的改革,並藉由改革挽救東德共產黨。10月中旬,昂奈克被迫辭職,克倫茨繼任。昂奈克後被開除出黨。

新上任的東德領導人為了挽救東德政權,首先推出了新的出境管理規定,並在11月9日由沙博夫斯基對外宣布。可歷史就在這一天突然被改變。沙博夫斯基後來曾說:「我不過是歷史在那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採用的一個工具,因為這個事情不可能由別人來做,只能是由高層的人來做。」

1990年東德舉行了自由選舉,隨後通過國際協商簽訂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東德最終解體,並於1990年10月3日與西德合併為一個統一的德國。

柏林牆倒塌後,東德最高法院曾展開了對昂奈克濫用職權和叛國罪的調查,他為此被關押,一天後又被釋放。在蘇軍的幫助下,昂奈克夫婦後逃往蘇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前總統葉爾辛不再對其提供保護,昂奈克逃往智利大使館,後在1992年7月被遣返回德國,並對其進行了審判。基於昂奈克的身體狀況(患有肝癌),對他的審判沒有最終結束,而是於1993年由柏林憲法法院擱置。1993年1月,他飛往智利,並於次年在智利死去,終年81歲。

而「開牆者」沙博夫斯基在東德垮台後,於1990年出版了《倒台》一書,記錄了東德共產黨倒台的過程;1994年,將其對共產黨的反思寫進了新書《告別烏托邦》。但在1997年德國起訴東德共產黨最高領導人,指責他們對東德軍警殺害翻越柏林牆者負有責任的案件中,沙博夫斯基被判3年監禁。1999年12月沙博夫斯基入獄,2000年10月被特赦。從此過上了平凡的日子。

至於東德最後的領導人克倫茨,則在1997年被控謀殺罪而被判處6年半的有期徒刑,刑期直到2003年結束,並提前出獄。後定居在波羅的海邊一座小村莊裡。
延伸閱讀
中共為何恐懼台灣《少女》? 
2015年09月26日 | 9年前
哈薩克地方法院禁止共產黨活動
2015年08月27日 | 9年前
英國學者:中共對台政策徹底失敗
2015年05月04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