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寫在二戰勝利70周年之前(上)

⊙楊子瑩(公務員,目前任職於客家委員會)

今年適逢抗戰勝利70周年。八年對日抗戰是由中華民國政府國軍主導的史實,這是中華民族最艱苦,也是最悲壯的一段歷程。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為此,我中華民國政府為悼念此一重要歷史紀念日,遂在行政院統籌下,以「宣揚抗戰歷史與精神,凝聚全民國防共識」為主軸,策辦系列紀念活動。

另一方面,在海峽彼岸的中共也規劃在9月舉辦二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並邀中國國民黨老兵受閱,藉此展開對台相關統戰活動。活動打算在9月3日前後舉行針對港澳台、海外有關人士紀念抗戰勝利之座談會;10月25日前後舉行紀念台灣光復70周年大會和學術研討會。

為什麼要對日抗戰?兩岸之間到底誰領導了抗日戰爭的論戰,就像中共每年到「6月4日」前後的「敏感日」,天安門就籠罩在一片肅殺的氛圍裡。有什麼不能說?為什麼不讓說?孩子們不懂事,老人家不敢提,說穿了就是「血腥暴力的詐騙集團以見不得人的手段不當得利;先哄著、騙著老百姓撈取政治資本,一旦被揭穿假面具就露出魔鬼惡霸的獠牙耍流氓,一切文過飾非都是為了維護既得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主要為國際紛爭、未解決的問題和仇恨心而導致。而這些問題也正好因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加劇,擴張主義也是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之一。從日本方面來說,其目標在於先入侵滿洲,以此作為進攻中國的跳板,再逐步併吞中國並奪取其天然資源,繼而占領東南亞以建立一可與英、美、蘇媲美之世界強權。

1937年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隨著日本擴張到東南亞,日本便和列強發生衝突。日本奪去包括美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致使中日的地區性衝突演變為國際衝突,而這場世界戰爭卻以中國大地為戰場,無情的戰火燒殺、屠戮著這塊土地上的生靈。

「七七事變」則是八年抗日戰爭的導火線。民國26年7月7日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名將吉星文率部戍守保定通往北平市的交通要道盧溝橋。日軍於晚間11時,在盧溝橋一帶進行演習。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內搜查,遭到吉星文嚴詞拒絕,惱羞成怒的日軍包圍宛平縣城。29軍副軍長兼北平市長秦德純為防止事態擴大,與日軍進行交涉。然而日軍卻在交涉中對宛平縣城發起攻擊,強占宛平東北沙崗。

打響抗戰第一槍的是事變時守護盧溝橋的國軍21團吉星文團長。這位抗日英雄八年抗戰沒有殉國,卻在1958年的「823砲戰」中死在中共炮彈下。

抗戰之初,毛澤東對八路軍要求「七分發展,二分應付(國民政府),一分抗日。」紅軍從抗戰開始的5萬兵力,到抗戰結束時的120多萬人,應證了「七分發展」之說。而中華民國在抗戰前約有30個德式裝備步兵師,這些國軍精銳幾乎在抗戰的第一年就已經耗損殆盡,這是國軍浴血抗戰的鐵證。 ◇

延伸閱讀
不容青史盡成灰 馬宣揚抗戰史
2015年05月08日 | 9年前
憂日擴軍 中共假抗戰真紀念
2014年07月08日 | 10年前
嗆中共 郝柏村:蔣委員長領導抗日
2014年07月08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