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中共網攻導致美企撤離中國
外企進入中國大陸的代價
由於大量外資的湧進,中國曾一度被稱為「世界工廠」。五年前,谷歌由於受到頻繁的中共網路攻擊,及對中共「敏感詞過濾、審查」行為的反對而撤出中國市場。這一舉動讓公眾驀然發現,原來「中國製造」依靠的不僅是廉價的勞動力和過度消耗、污染資源,還有對外國企業知識產權的侵犯。
進入中國大陸會造成知識產權受到侵犯,這在外企早已經不是秘密。美國對外貿易委員會(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主席威廉∙賴因施(William A. Reinsch)表示,當初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大陸的條件就是上交企業的IP地址,迫使外資企業將業務和技術轉讓給中資公司,以換取市場准入。但由於當時,美國企業對網路知識產權的概念不清、危機意識薄弱和部分企業對自己應對措施的盲目樂觀,導致了美企對該條件的默認。
美中經濟與安全評審委員會委員傑弗里.菲德勒(Jeffrey Fiedler)指出,網路攻擊不一定發生在同時同地。一些企業認為,只要不在中國大陸進行掌握企業命脈的關鍵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就不會受到重創,但實際上「只要你使用網路,你的資訊就失去了安全保障,我們的企業對進入中國大陸的風險過於樂觀。」
美政府反思自身的立場失誤
菲德勒認為,過去的20年中,美國政府的美中經濟策略給人以美國只將經濟放在首位的印象。現在是時候改變這種行為,將美國的國土安全和國際網路安全的地位提升上來。「我們的主要問題是,在保護美國的安全方面,做的是否足夠?」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問題分析師薩姆‧薩克斯(Samm Sacks)表示,在抵禦中共網攻時,美國有國家安全法(National Security Law)和反恐怖主義法(Counter Terrorism Law)可以使用。事實上,已經有部份機構正在用國家安全法來處理相關問題,其成效和結果正在觀察中。
出席聽證會的兩位專家,左一為電腦及通訊工業協會(Computer &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CCIA)副總裁馬修.舒爾斯(Matthew Schruers),左二為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問題分析師薩姆‧薩克斯(Samm Sacks)。(記者蕭桐/攝影)
中國美資出現回流潮
早在2011年,許多美跨國公司巨頭就相繼從中國大陸市場撤出,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發佈的研究報告《美國製造歸來(Made in the USA, Again)》就分析了這一現象。歐美眾多跨國公司對中國投資環境的惡化公開表示不滿。由於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公開招標」的虛假、中共對外資企業併購進行嚴格限制,給外資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知識產權只是其中的一個問題,」 菲德勒表示:「在與中共的合作中,美國企業對中共迫害人權、限制言論自由的做法聽而不聞,對中共偷盜他人和自己的知識產權默不作聲,這不僅僅是一個錯誤的『選擇』而已。」
波士頓諮詢集團在報告中預測,到2020年將有15%針對北美市場的美國企業從中國回流到美國。薩克斯認為,已經持續三年的中共反腐不會停止,中國大陸局勢的動盪也是外資離開的另一個原因。菲德勒認為一黨的黨內問題,造成中國局勢的不安,這也是美中國家政體不同導致。「中共用自己的安危決定中國國家的穩定。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民主黨或共和黨的變化會造成美國局勢動盪。」
目前,美國企業在中國大陸的投資超過700億美元。電腦及通訊工業協會(Computer &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CCIA)副總裁馬修.舒爾斯(Matthew Schruers)認為,美國企業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只治標而不治本,關鍵還是要看美國政府能否制止中共的網路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