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行家】水彩畫作品賞析

謝明錩《玫瑰的身影》74×74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謝明錩《玫瑰的身影》74×74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文/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於2005年正式成立,以宣揚水彩藝術,推動全民藝術運動,促進水彩成為國民美術為宗旨。由於國內水彩畫曾於八十年代有過輝煌歷史,而現今日漸式微,因此希望提升國內的創作水準、改善創作環境。

該協會經常舉辦展覽、創作研討、寫生觀摩、專題講座、推廣教育等活動,例如:2007慶祝國父紀念館展建館50周年應邀參與展出「國父紀念館百景」大展;與歷史博物館合辦「2008台灣水彩一百年大展」及為紀念台灣水彩百年在中正紀念堂舉辦「台灣當代全國水彩大展」等;2010年舉辦「水彩的壯闊波濤兩岸名家水彩大展暨兩岸水彩創作研討會」等。此外,自2007年起開始發行《水彩藝術資訊》雜誌。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 會員作品欣賞

●林毓修《拾》

林毓修《拾》110×78cm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林毓修《拾》110×78cm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不知從幾歲開始,喜歡上故鄉花蓮海邊的石頭;灰色基調中隱著大方或細緻的脈紋,並間雜著黝黑和雪白。在大海的洗磨下,顆顆討喜好握感。最愛赤腳逐浪踏拾,滿懷如珍。如今回首歷歷,欲藉彩筆將心中這點幸福的滿足感,一顆一份地描拾入懷。

張寶玲《蟠龍雙柱》

張寶玲《蟠龍雙柱》76×56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張寶玲《蟠龍雙柱》76×56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龍被中國人奉為至尊無上的神獸,列為四靈之首,寺廟的前殿或正殿,中央廊柱喜用一對龍柱,又稱「蟠龍柱」,指的是未昇天的龍,所以盤繞在柱子上。以壯觀瞻,龍身翻騰躍舞,雙龍形式,來象徵陰陽調和。 

楊美女《野趣鄉鴨》

楊美女《野趣鄉鴨》38×55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楊美女《野趣鄉鴨》38×55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大自然的恩賜,鄉野池塘中,點綴著茂密的草叢,綠波蕩漾,隱約透露,蘊藏著繁多食物,待鴨群去尋覓。母鴨帶著小鴨,孺慕之情,優游自在,寧靜溫馨。 

許德麗《水之龍》

許德麗《水之龍》75×56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許德麗《水之龍》75×56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草山水流東瀑布,沿途河床坡度作大的弧狀起伏,使水的流勢產生蜿蜒的形狀,並因此有流速的變化,像一尾活龍躍動,畫中除以筆觸之快慢表達水龍的動感,並在色彩上選擇主觀的用色,水是活的用黃、石綠、藍、等色,河床用溼潤的褐色系襯托龍,為了水的質感,用了肌理劑,以表達水實際流動時的紋路與厚度,主觀暢快的完成這幅畫。

劉淑美《隙頂晨光》

劉淑美《隙頂晨光》56×76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劉淑美《隙頂晨光》56×76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在綠色茶園裡,夏日烈陽失了威力,有群山圈護你;山雲更是晨昏不離。今晨,微溫的陽光將你喚醒。

陳俊男《偶遇-西洋篇》

陳俊男《偶遇-西洋篇》50×150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陳俊男《偶遇-西洋篇》50×150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光滑的瓷、溫實的陶、厚重的銅、冷冽的石,或柔美、或剛強、或相愛、或相依,一尊尊造型各異的「偶」相遇在不同的時空裡,妳我的偶遇也在那多情溫柔的季節裡。

 

余廷彥《美好時光》 

余廷彥《美好時光》54×39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余廷彥《美好時光》54×39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陽光灑下,穿透葡萄的光線,映照在豐收的美好時光。

范植正《灶》 

范植正《灶》74×56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范植正《灶》74×56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在一棟古厝裡,保留著昔日燒材生火的傳統古老爐灶,灶上大鍋蒸煮著菜餚,冒出陣陣的蒸氣,令人緬懷的古早廚房就是這樣子。

——摘編自《水彩藝術資訊》第十六期◇

郭宗正《拿傘的女孩》76×56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郭宗正《拿傘的女孩》76×56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黃文祥《長者》37×27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黃文祥《長者》37×27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延伸閱讀
陳陽春水彩展 記錄台灣之美
2015年03月12日 | 9年前
花語禮讚 重返水彩原鄉
2014年09月22日 | 10年前
林政杰水彩個展 見證斗六容顏
2013年12月03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