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挨批形式正義 教育部:會檢討
大學繁星計畫,原先是希望給予城鄉高中生平等機會,推薦上頂尖大學。不過苗栗縣教育處長劉火欽認為,大學繁星推薦、科技校院繁星計畫,對各高中職都一視同仁,只是「形式的正義」而非「實質的正義」。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大專升學制度要配合十二年國教調整,不會只侷限於「繁星」,將於近期邀請各界一同檢討。
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29日在宜蘭召開,有教育局處長建議,大學繁星推薦增「非傳統明星高中」名額,讓偏鄉學生有更多機會入學。劉火欽認為,繁星應排除傳統第一至第三志願高中職學生參加,或至少讓偏鄉社區學校有更多的名額。十二年國教推動高中職社區化,鼓勵學生就近入學,應該讓社區高中、偏鄉學校有加分機制,如此才能留住優秀國中畢業生。苗栗縣的狀況尤其嚴重,許多學生遠赴外縣市就讀。
對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表示,大學招生必須維持公平原則,目前很難排除明星高中學生參與。而實際上,歷來繁星錄取者,社區高中人數也明顯高於都會明星高中。且104學年度起,報名資格已從學業成績前20%放寬為前30%,對每校可推薦人數從8人增加為10人,對偏遠地區學生更有利。針對科技校院繁星計畫,教育部技職司認為,近年招生名額持續增加,報到率卻下降,可見名額已經不需要再大幅增加。應從高中職端著手,建立機制推薦適合的學生,而不是成績好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