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園變身森林園區 林後四林慢慢遊
植樹造林及強化生態保育是構築綠家園的重要環節,秉持這一理念,農委會林務局租下屏東糖廠,在甘蔗田中培育木林、規劃草澤濕地、生態池、農作區,經過5年時間改造,「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於去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
一棵一棵的小樹,生長成一大片森林,全台有3座大型平地森林園區,其中位於屏東潮州鎮的林後四林,占地約1,005公頃,目前開放核心區85公頃。早期這地區是由閩南人、客家人及原住民三族群所交匯融合,因此,在園區內設定三族群融合的意象或習俗,如農作區就是閩南人、客家人的主要農耕行為;原住民的代表則是二峰圳的興建,或是原住民圖騰等。
祖靈所在地 守護大武山
目前園區內共有5個裝置藝術,其中長得像太陽花形狀的《窗裡窗外》,是由3位作者共同創作,透過窗框可看見遠方的大武山,創作者希望民眾透過藝術品觀賞大武山之美,因此取名為《窗裡窗外》。大武山不僅是南台灣最高的山,也是台灣五嶽之一,更被原住民視為「聖山」。園區內的藝術品在設計過程中,為對大武山表達敬仰與思鄉,作品都會朝向大武山。
大武山是國內最大自然保留區,面積達4萬7千公頃,且保留區內有台灣唯一世界保育監測中心。大武山又分為北大武山、南大武山,而北大武山是座神祕之山,要看見它,除了天氣要很好外,還得靠運氣。
鳥居信平二峰圳 荒田成良地
水是生命之源,是農業之母,早年春冬苦旱,夏秋苦潦,影響農作收成。日據時期,為讓當地能夠發展農業,日本水利技師鳥居信平來台協助,他花了5年在附近查察可用水源,發現林邊溪的礫石層下滲力非常強且存在伏流水資源,再經過2年建造二峰圳,解決用水問題。1923年二峰圳完工,至今已超過90年,無論豐水期或枯水期,水圳始終源源不絕,而且經過天然礫石的層層過濾,水質乾淨清澈,2008年文化部也將二峰圳地下堰堤列為文化資產。
森林園區的供給水源主要來自二峰圳,為了推廣這個偉大工程,專家學者根據鳥居信平的手稿並勘查,在園區內設置了二峰圳體驗區,讓遊客透過模型一窺二峰圳地下堰堤、側向溢流堰、分水井等原理,更加了解二峰圳運作原理。
生態水池 無限生機
0.9公頃的人造生態池,主要功能就是要讓園區內不要有外排汙水。早期在種植時,發現生態池不淹水,反而出現缺水情形,進而發現其無法保水,利用這樣的特性,將汙水排進生態池,再透過淨化功能,因此沒有汙水外排問題。生態池中有很多水生植物,種類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每種植物各有不同的生態環境,吸引各式各樣的野生動物;自從建造生態池後,蛙類及鳥類數量種類都有增加趨勢。
人助自助天助 新生的櫸木
園區內有一棵台灣櫸,原本生長在台21線公路旁,因八八風災重創那瑪夏,這棵櫸木成了障礙木,必須將它移除才能開路,林務局人員決定將櫸木搬到園區內延續生命。但是,一棵高30公尺、冠幅15公尺的大樹要移植的存活率極低,而他們仍堅持要搬運。
運送過程中,沿途還被民眾當成山老鼠,只能一一澄清解釋;由於部分道路狹窄,不得不將櫸木修剪成15公尺高、冠幅5公尺;種植方向也朝大武山,希望山神庇佑櫸木成長,共同守護林後四林森林園區,並將其取名為「人助自助天助」。
園區內還有以春夏秋冬及24節氣為主題,營造四季田園景觀,設置花架型休憩涼亭、遊廊、步道,以及9公尺的夏至景觀土丘等,呈現農村風貌。內有270格小客車停車位、17格遊覽車停車位、5公里自行車道。繁忙工作之餘,跟親朋好友到戶外踏青,接近大自然,除放鬆身、心、靈外,也增加彼此感情。
交通資訊:
一般開車路線可沿國道1號或國道3號接省道88號快速道路至潮州端下。而東部地區或自恆春方向往園區的旅客,可由國道3號南州交流道接88號快速道路至潮州端下。另可由基地東側沿山公路走185縣道抵達基地南側,直接走省道一號轉屏110縣道亦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