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老化嚴重 農業產量減少

【記者周美晴/基隆報導】

前言

爭議18年的農業外勞政策,農委會預計明年1月試辦農業外勞,補足國內農工缺口,引發農村陣線批評。該思維彰顯農委會長期漠視農村在地就業、一味向資本家傾斜、忽視小農多樣化生產之永續意義的短視心理。此項措施也將加速淘空農村,到時只會令農村勞動問題更加惡化,等於直接宣判台灣農業死刑。

本報就目前農夫老化、人力缺乏現象衝擊各地農業發展;青農返鄉務農心路歷程;縣市農政單位及專家談農業外勞利弊等幾個面向,探討台灣農業面臨是真缺 工?還是政府在農業勞動力政策上失職怠惰的遁詞?政府該如何面對沉痾、從源頭改進,活絡台灣農業,創造農企、農村雙贏才是當務之急。

基隆市土地面積為1萬3,276公頃,耕地面積773公頃,主要集中於七堵區。近年積極發展為休閒觀光農業,是桃園以北唯一的休閒觀光農業地區。

七堵區耕作面積最廣的瑪東與瑪西分別有農民300~400人。瑪東社區農村再生計畫召集人李文良指出,瑪東有300多位農夫,65歲以上占了約1/3,多數老農都是照顧自己的田園、動動身體罷了。

傳統農業很辛苦又賺不到錢。農業要有專業,引入農業外勞除了訓練技術,還要肯吃苦耐勞,工資低又有年限問題,常汰換也是問題。

老農體力減少,耕作面積也減少,產量也減少。基隆市農會理事長陳詔文認為,在此狀況下,推動農業外勞的可行性是「利多」。雖然在技術與經驗不足,但農忙時確實可以解決老農的實際困擾。

李文良感慨地說,基隆在地理環境與氣候上無法與南部相比,除了山坡多,10月分東北季風一來,就嚴重影響農事。除非看到收入,讓年輕人可以生活,所以只有一點一點地慢慢做,慢慢看到農業萌芽,讓年輕人願意接棒。

基隆農夫生產全國第一優質的山藥、綠竹筍,全仰賴農民勞力、苦力的付出。陳詔文說,農會藉此每年積極輔導青年農夫。

基隆瑪東社區「農村再生計畫」已經獲行政院通過。李文良表示,透過「富麗農村」改善環境、美化道路、打造小公園等基礎建設,讓農村添一點顏色;也要整理古蹟文化,利用礦坑遺址和文化創出景點,並開創新的民宿。

瑪西社區也進入第4階段,即將通過。「農村再生計畫」透過行政院農委會1,500億經費,由農村自行提出計畫,針對地方特性,打造特色休閒觀光農業區。

基隆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耿輝指出,對於發展觀光與休閒農業,在道路、指標、停車處、景觀與活動經費各方面,希望政府與相關單位不要只有口號,要有實際行動支持。◇

延伸閱讀
這十種食物加速面容衰老
2015年05月22日 | 9年前
手部老化的六大原因及改善方法
2015年05月19日 | 9年前
基隆聯合婚禮 生育成熱門話題
2015年05月20日 | 9年前
推動農村再生 打造農業新經濟
2015年05月07日 | 9年前
胖孩子嗜鹹 細胞速老化
2015年04月02日 | 9年前
陸農業部坦承化肥超標 網友熱議
2015年04月16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