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缺電怎解? 杜紫宸:供應端增四成 需求端減六成

【記者徐翠玲/台北報導】

核能與替代能源的爭議,一直於國際社會上演,隨著近日台灣核四爭議不斷,法國、日本等也因核能存廢議題吵得沸沸揚揚,擁核者認為 廢核會讓能源成本提高甚至造成能源危機,廢核者則認為核安、核廢料問題恐影響未來生活,不過許多學者認為,此時思考替代能源方案,才有可能為核能問題解套。

廢核後核電缺口怎麼彌補?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日前指出,短期可用燃煤、天然氣發電等方法彌補缺口;長期必須發展再生能源,同時進行需求管理、節約用電。10年內若想解決電力問題,六成以上要靠需求端減少,四成從供應端增加。

杜:應更積極發展再生能源

杜紫宸表示,發展再生能源是台灣必選項目,應該更積極的做。但面臨短時間之內,再生能源能否立即取代石化與核電缺口的問題,他說「在太多的實證中,時間上不能配合」。目前核四不續建,核一、核二到期不再延役,核三除役還有一段時間,台灣無核,可能是20幾年後的事,但核能量勢將逐漸減少。

杜紫宸說,有人主張用火力發電彌補核電,可是天然氣或煤炭會產生二氧化碳,很多環保團體反對,他認為應該採用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的再生能源。再生能源經濟效益是漸進式的,例如蓋風力發電機,首先須尋找土地、實施環境影響評估、取得附近居民同意後建置,如果現在就要替代核四,約需增加2千座風力發電機,花費時間很長。

或有人主張使用休耕、廢耕地來大面積鋪設太陽光電。可是,休、廢耕地並不是荒廢的土地,是台灣最肥沃的土地,準備在出現糧食問題時復耕,如果拿去鋪設太陽能,將來突然面臨糧食危機時,拆掉太陽光電從新種植農作,彈性將變得很小。

杜紫宸表示,有人估算過,台灣休、廢耕地全部拿來種生質能原料玉米或甘蔗,發電量只夠台灣用20幾小時。生質能適合土地廣大國家,土地資源成本相對較低,如巴西、美國;台灣土地資源成本比巴西、美國高出很多倍,如果把隱藏的土地成本算進去,發電成本將高得嚇人。

電力大部分消耗在產業製造

關於節約用電,杜紫宸說方法有二,一是改變高耗電產業,但短時間會帶來衝擊。台灣電力大部分消耗在產業製造上,除非業者把設備全部更新,否則不必花時間追究工業用電是否有效率。另一方法則是提高電價來改變消費者習慣,如此省下來的電會比再生能源供電量還多。

杜紫宸認為,要產業離開台灣也是一種做法,但關廠將會涉及一連串問題,上游產業減少後,中、下游產業可能會跟著消失。30年前為了環保,紡織業汙染最嚴重的染整業出走到浙江及山東,染整下游產業也跟著離台,台灣沒有染整業只剩化纖業,對經濟、就業影響非常大。

提高電價改變民眾消費行為

歐盟油價、電價是台灣的3倍,英國、挪威是產油國,法國核電量大、成本低,但仍然維持高電價,高電價包含能源稅或能源費(碳稅或碳費)。「大家都搞錯了,以為電價提高是圖利台電」杜紫宸說,電價提高大部分是為了改變消費行為,提高的部分要回饋全民,政府徵稅後,提供給環保署補貼業者做再生能源發展,讓再生能源達到一定經濟規模足以維持競爭力。

很多學者贊成台灣抽能源稅,全國能源會議應該把徵收碳費或碳稅,能源稅或能源費納入議題。至於碳足跡則必須配合法令執行,「不然碳足跡只是參考,如手機耗了多少碳,如果沒有規定超過多少碳不能賣,沒有用,只是消費者一種自覺、參考而已」杜紫宸說。◇

延伸閱讀
夏季電缺 台電:盡一切努力供電
2015年05月15日 | 9年前
台電經濟部否認缺電 環團酸缺德
2015年04月17日 | 9年前
起跑點就輸了 逾6成貧童缺資源
2015年01月14日 | 9年前
台灣沒核電將缺電 真話或謊言?
2014年12月24日 | 10年前
兒童非附屬品 兒盟:重視孩子需求
2014年11月18日 | 10年前
穩定豬肉供需 不排除調降關稅
2014年05月15日 | 10年前
城市滑板車 紓緩YouBike高需求
2014年04月28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