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馬拉拉!禁化武組織獲和平獎

諾貝爾委員會10月11日宣布,和平獎今年頒給「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這個組織目前正在敘利亞執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案,摧毀敘利亞的化學武器及生產設備。
諾獎評選委員會說,這是為了表彰OPCW「為消除化學武器所做的大量工作」。OPCW將獲得一枚金質獎章和125萬美元(約新台幣3664萬)的獎金。
而之前呼聲很高的熱門人選,16歲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10日得到了被譽為歐洲最高人權榮譽、由歐洲議會頒發的沙卡洛夫人權獎。
OPCW總部設在荷蘭海牙,於1997年成立,負責執行當年生效的〈化學武器公約〉。現在,該組織的19位專家1日抵達大馬士革,執行安理會2118號決議案,銷毀敘利亞化學武器的任務。OPCW此前表示,還有第二批專家會前往敘利亞加強任務執行。
大馬士革郊區8月21日發生毒氣攻擊,造成數百人喪生,逾千人受傷。安理會不久後通過要求敘利亞當局提出化武清單、銷毀化學武器的決議案。
由於敘利亞阿塞德當局與反政府派正在進行內戰,且敘利亞當局庫存超過1千公噸的沙林毒氣和芥氣毒氣,存放於45個地點,增加了這項任務的困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