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建築千年不壞 關鍵在水泥?

羅馬帝國用來興建港口的水泥非常堅固,建物歷經2千多年仍屹立不搖。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一項研究指出,古老水泥的製造過程中碳排放量較低,符合現代人追求環保。
羅馬帝國建築屹立不搖,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傑克森(Marie Jackson)與同事的研究揭示了其中的祕密。他們從南義大利拿坡里(Napoli)附近的波照羅(Pozzuolo)港口遺跡中和現代最常用的矽酸鹽水泥做比較。
根據古文獻,羅馬帝國時代最好的水泥,來自維蘇威火山的拿坡里。研究發現,古羅馬的水泥中含有石灰和火山灰,其中火山灰內含的特殊礦物質與海水發生化學作用後,黏著性非常好,除非遇上大地震,否則建物幾乎不會倒塌。
研究還提到,20世紀初使用俗稱「波特蘭水泥」矽酸鹽水泥建造的房子,大約有50年的壽命,而近幾十年新蓋的建築大概可以撐上120年。
相較之下,羅馬帝國建物中的水泥抗侵蝕能力特強,即使是面臨海水侵蝕的港口,歷經2千多年的摧殘依舊結構完整。
而且還發現,羅馬人製造水泥所需的溫度較低,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比較符合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