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塑造歷史的柴契爾夫人(上)

4月8日,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辭世。她是一位終生與共產主義作鬥爭並反對民粹主義的偉大女性。(AFP)
4月8日,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辭世。她是一位終生與共產主義作鬥爭並反對民粹主義的偉大女性。(AFP)

⊙何清漣

4月8日,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辭世。看到這條新聞後,我當即寫了一條微博:「驚聞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去世。她是20世紀後期最了不起的政治家之一。她以她的明澈智慧,參與了『推倒柏林牆』的偉大事業,一切從極權政治下獲得解放的人應該永遠銘記這位偉大的美麗女性。」

「明澈、智慧」,這是我多年來一想到柴契爾夫人,就立刻浮現出來的詞彙。與男性相比,女性更長於形象思維,更容易被「左傾」等情緒鼓動激盪。整個20世紀產生了永遠被阿根廷窮人懷念的庇隆夫人;也產生了不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左派女作家,如波蘭共產黨員希姆博爾斯卡、奧地利共產黨員耶利內克、英國共產黨員萊辛等,這些人的成功和聲名,均建立於懷抱為底層說話的政治激情之上。但以明澈的理性與智慧,在政治生涯中貫徹自由主義精神的偉大女政治家,卻只有柴契爾夫人一人。

面對北京這一極權政治的最後堡壘,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想:同一時期,柴契爾夫人與美國總統雷根、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在地球上三個最重要的國家執政,又正逢反對共產主義的保羅二世擔任羅馬教皇,這幾個人物風雲際會,在某一歷史時點上匯合,完全是上帝之手在冥冥中對人類的恩賜。正是在這些歷史偉人的共同發力之下,全世界愛好自由的人們才能響應雷根總統那響徹世紀的呼喊:「Tear down the wall!」

隨著柏林牆的轟然倒塌,我永生永世記住了柴契爾夫人的美麗容顏。可以說,如果沒有雷根,蘇聯可能依然存在;但雷根如果沒有柴契爾夫人這位盟友最堅定的支持,可能也會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因為當時另一個歐洲大國──法國的總統密特朗,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正走著與美英兩國相反的道路:通過一定程度的國有化、計畫化和自治管理對法國經濟進行漸進性的結構改革,以建立「民主」、「自由」的「法國式社會主義」。密特朗當年種下的這顆「果實」的酸澀正由今天的歐盟與法國在品嘗。

雷根先生已經被定位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但柴契爾夫人與戈巴契夫在自己的國度裡獲得的評價褒貶各半。戈巴契夫受到批評的原因主要是「葬送了蘇聯」,近年來俄羅斯人民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這位蘇共前總書記的歷史作為。而柴契爾夫人在英國遭受指責,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她與雷根共同建立「新美國模式(「盎格魯一薩克遜」模式)。英國是個左派傳統根深蒂固的國家,柴契爾夫人強硬推行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正好與以福利政策換取社會下層擁護並以此構建選票基礎的左派主張相反。◇

延伸閱讀
鐵娘子葬禮維安 倫奧以來最高
2013年04月10日 | 11年前
柴契爾病逝 堅定反共世人懷念
2013年04月09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