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轉向能源化 盧秀燕:新系統1年完成
台中市議會26日市政總質詢,針對非洲豬瘟議題,市長盧秀燕表示,在任期的最後一年,她將聚焦垃圾處理及廚餘去化,她說,廚餘未來將轉向「能源化」或「肥料化」,但需要時間與預算建置新設施,評估一年內可完成。
盧秀燕說明,全台有4個縣市早已轉型,如養豬大縣雲林。這促使其他18個縣市與中央共同思考未來養殖的方向。從民調與此次質詢可見,許多民眾雖在意風味,但也支持轉型。過去轉型之所以困難,在於須承擔破壞傳統的批評,且對豬農而言,廚餘成本遠低於飼料,轉型意願自然不高,此次正是全面檢討的契機;但轉型需要時間與預算,首先必須輔導豬農、需要落日,建立廚餘去化系統,逐步推動。
盧市長指出,未來一年多任期內,她將聚焦兩大方向,第一是垃圾處理。台中幾十年來僅能對焚化廠進行改善,將透過有效調度,確保市民生活不受影響。接下來,新的文山焚化廠即將動工,這將從根本解決問題。
第二是廚餘去化,她說,若社會共識是不再以廚餘養豬,必須建立每日處理兩、三百噸廚餘的新系統,這在技術上完全可行,環保局也已有能力處理,只是過去選擇資源化餵豬,未來則須轉向「能源化」或「肥料化」。這需要時間與預算建置新設施,評估一年內可以完成。
此外,因應非洲豬瘟防疫禁用廚餘餵豬,中市府配合中央載運廚餘車輛加裝即時追蹤系統(GPS),政策將於12月7日正式上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