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到院前心電圖判讀 2年成功搶救62人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高屏業務組推動「到院前救護車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去(2024)年攜手屏東縣政府及縣內急救責任醫院,共同打造「零距離屏東救心網」,爭取黃金90分鐘救命時間,2年共成功搶救62位心肌梗塞患者。
健保署高屏業務組副組長何尹琳指出,心臟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發作迅速、死亡率高,唯有縮短送醫與治療時間,才能大幅提升存活率;為此,健保署去年起自醫院總額風險調整移撥款中提撥經費,擴大執行「到院前救護車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爭取救命時間,降低死亡與後遺症風險。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副局長林進鴻表示,當救護員發現患者有胸悶、胸痛、冒冷汗或呼吸困難等疑似心肌梗塞症狀時,立即以十二導程心電圖監測,並同步將資料上傳至本縣LINE「安心摩爾ECG通報群組」,由值班醫師即時判讀。若研判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後送至具心導管處置能力的八家急救責任醫院,縮短診斷與治療銜接時間,今年恆春旅遊醫院也加入心肌梗塞搶救行列。
屏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吳榮州說,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病情往往在短短數分鐘內急轉直下,透過「到院前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醫療團隊能在患者抵達醫院前即掌握病情、提前啟動救治流程,讓患者一抵院即可展開治療,大幅縮短黃金救治時間;此系統不僅顯著提升救治效率,也讓偏鄉地區因遠距醫療技術受惠。
屏基表示,目前屏東縣36個消防分隊已全面配備到院前心電圖機,有效強化緊急救護能量;統計2024年1月至2025年10月底止,近兩年成功傳輸1477例心電圖,搶救62位心肌梗塞患者,成效卓著。
計畫受惠者之一,72歲洪姓男子,原有高血壓與糖尿病,7月23日晚上突然暈厥冒冷汗,友人立即撥打119求救。屏東縣消防局長治分隊救護人員在車上迅速進行十二導程心電圖檢查,資料上傳後兩分鐘,即有醫師研判「疑似急性心肌梗塞」,救護車直接將洪男送往屏東基督教醫院。
洪男到院後馬上送入心導管室搶救,經檢查發現3條主要冠狀動脈皆嚴重阻塞,醫療團隊緊急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成功挽回他的生命。
屏基急重症副院長暨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榮譽理事長黃偉春指出,十二導程心電圖機是診斷心肌梗塞最直接可靠的工具;救護車配備該系統後,救護員成為第一時間的醫療助手,能即刻傳輸心電圖資料,讓醫師判讀後提前啟動心導管室準備支架置入手術。結合科技與臨床救護的創新模式,讓心肌梗塞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顯著提升,死亡風險明顯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