釩液流電池新突破 防爆又低碳

臺科大機械工程系特聘教授郭俞麟研究團隊採用「常壓電漿製程技術」,研發出一款釩液流電池。(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提供)
臺科大機械工程系特聘教授郭俞麟研究團隊採用「常壓電漿製程技術」,研發出一款釩液流電池。(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提供)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日前韓國政府資料中心,因鋰電池起火引發安全性問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10日表示,臺科大團隊利用電漿技術,研發出一款釩液流電池,主打低碳製程、長壽命與高安全性,可避免像鋰電池易發生燃燒或爆炸等問題,且大幅降低製造時的碳足跡。

臺科大表示,目前市面常見儲能方式有鉛酸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雖成本低,但內含鉛與酸液,會導致環境汙染與回收問題;而鋰離子電池雖具高能量密度、體積小的優勢,但在高溫、過充或結構受損時,可能引發熱失控,以致燃燒或爆炸事故。

近期韓國政府資料中心,因鋰離子電池於進行不斷電系統(UPS)搬遷作業時不慎引發火災,臺科大說,這起事故的關鍵在於使用鋰電池的過程中,一旦因安全防護不當,從而導致燃燒、爆炸,後果嚴重。

臺科大機械工程系特聘教授郭俞麟研究團隊採用「常壓電漿製程技術」,製作液流電池電極,過程中不需加入酸液,也不產生化學廢水,製程也不需任何高溫設備或真空腔體,整體製程單純、環保且安全,不僅依靠單一製程就提升儲能效率,也大幅降低了製造時的碳足跡與安全風險。

郭俞麟強調,這樣製造出來的電池幾乎不使用高耗能程序,碳足跡自然降低,也不易被課碳稅,這不僅是科研突破,更是台灣在全球能源競賽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機會。

此外,團隊提到,這款液流電池可與太陽能、風能系統並聯使用,像一座「電能水塔」,在用電離峰時期儲電、尖峰時期釋放,可幫助企業與家庭達成電力自給自足。

郭俞麟說,當全球高度依賴數據中心與電力基礎設施時,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就是底線。目前團隊已與台灣廠商進行電池量產開發與壽命監測系統研發,並積極規劃導入人工智慧(AI)與大數據分析,建立監控系統,以預測潛在故障與最佳維護時間。◇

延伸閱讀
基隆-石垣島航線拚年底開航
2025年11月09日 | 2天前
關懷台灣獨老族 明年普查不排富
2025年11月09日 | 2天前
石化景氣 吳嘉昭:復甦等2027年
2025年11月09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