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最後一個蘋果

下午,伏案工作幾小時,感覺餓了。不過,辦公室沒吃的,我沒有存零食的習慣。想起上個週末,帶孩子來辦公室加班,順手帶了餅乾和水果。孩子把餅乾吃了,剩下一個蘋果,擱置在櫃子裡。
我找出蘋果端詳。放得太久,蘋果表皮有輕微小皺,但看著還是可口的樣子。於是,我決定吃蘋果充飢。蘋果丟失了些水分,變得更甜了。我坐在沙發上,一邊享用這最後的蘋果,一邊看手機。
突然,我想起今天孩子們放學後會來辦公室找我。我看著手中剩下的半個蘋果,心想是不是應該給他們留下,畢竟辦公室沒別的零食。雖然他們平時並不愛吃蘋果,我還是切下小半塊放到紙杯裡。
過了會兒,孩子們過來了。我把蘋果拿給他們,說只剩一小塊了,如果不想吃,可以等回家吃新的。我以為孩子們對蘋果沒興趣,結果孩子們都點頭要吃。於是,我只好把一小塊蘋果切成兩半。
這也許就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吧。孩子們不介意蘋果是否新鮮,兩個人一起分享一小塊蘋果,看得我哭笑不得。如果是在生活艱苦的年代,這一幕可能不算什麼。現在生活富足,蘋果隨便吃,他們完全不稀罕。而在辦公室,這一小塊蘋果仿佛變得像山珍海味一樣珍貴。
孩子們一邊吃蘋果,一邊說說笑笑。看他們那麼幸福,我意識到,物質上簡單一點也許是有好處的。當一切盡在手邊的時候,我們容易不珍惜。當物質條件有限時,我們會以不一樣的心態去面對。就像蘋果,放在家中果籃裡,孩子們幾百次擦肩而過也不會多看。而在辦公室,當蘋果只剩一小塊時,孩子們會當作美味佳餚。
所以,幸福並不一定取決於物質的豐裕。當外界簡單而內心寧靜時,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