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春夏農遊 水蜜桃故鄉

復興區台七線繡球花美麗盛開。(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
復興區台七線繡球花美麗盛開。(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

文/記者徐乃義

桃園復興為原住民地區,居民以務農為主,山地海拔落差大,孕育四季豐饒的農作物。隨著春夏交替,農糧署北區分署輔導復興區農會,結合桂竹筍、小米、咖啡、茶及高山蔬菜等特產,推出「部落餐桌」食農教育體驗。

復興區依循季節更替,迎來農產收成,從1~3月的柑橘、4~5月桂竹筍、5~6月綠竹筍、5月桃、6~7月水蜜桃、9月彌猴桃(奇異果)及10~11月甜柿,全年亦有段木香菇、高山茶、咖啡、蔬菜及園藝花卉等豐富物產。

復興區山林茶園美景。(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復興區山林茶園美景。(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

拉拉山水蜜桃果園,果實套袋預防病蟲及鳥害。(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拉拉山水蜜桃果園,果實套袋預防病蟲及鳥害。(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

5月水蜜桃季節,農會陸續推出水蜜桃霜淇淋、水蜜桃蜂蜜氣泡酒及水蜜桃米乖乖等產品。今年創新研製「水蜜桃甘糀」,以在地「桃園3號米」米麴自然發酵,富含酵素、氨基酸等元素,融合33%水蜜桃原汁,兼具營養與在地風味。

復興區農會5~6月舉辦食農教育,竹林生態導覽、部落文化巡禮、桂竹筍漬物、小米釀手作、咖啡職人體驗、原鄉野菜料理等,民眾可走訪復興,欣賞花海山景,品嘗在地風味的農遊之旅。◇

復興區農會今年推出「水蜜桃甘糀」新產品。(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復興區農會今年推出「水蜜桃甘糀」新產品。(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

復興區農會農村社區小舖(彩虹原夢館)販售水蜜桃系列產品。(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復興區農會農村社區小舖(彩虹原夢館)販售水蜜桃系列產品。(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

食農教育體驗活動-部落餐桌。(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食農教育體驗活動-部落餐桌。(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

延伸閱讀
|桃園|智慧養蟻 催生螞蟻博物館
2025年04月11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