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才是一年之始?二十四節氣知多少

節氣是中華文化的偉大發明之一,內含人文與科學的高度文明。(Shutterstock)
節氣是中華文化的偉大發明之一,內含人文與科學的高度文明。(Shutterstock)

文/容乃加

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内涵被讚為「人類無形文化遺產」,獨步全球,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她的起源、成因背景是什麼?內涵有哪些?帶您來了解。

一、二十四節氣起源於何時?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在中華文化中是非常早的,可溯源上古。楊泉《物理論》說在神農氏時代,提高農事收成的要務就是調正節氣的時點:「疇昔神農始治農功,正節氣,審寒溫。」在周朝時,春官的職掌之一就是「正歲年以序事」(《周禮‧春官》)。這裡所說的「歲年」,正是節氣。《周禮注疏》說「中數曰歲,朔數(節氣)曰年」,又說「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匝,一圈)則為歲,朔氣帀則為年」。可見在周代是以節氣、四季作為官府行事、教導人民務農、一年作息的依循。而在戰國時代的《逸周書‧時訓解》中已經有完整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節氣中的代表物象)的記載。

西漢劉安著的《淮南子》中指出,二十四節氣的演替規律生於太陽的運行,並指出一年有二十四節氣的變化:「日行一度,十五日(十五度)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

二、二十四節氣是哪些?

古人取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的一、二個字編成二十四節氣的念誦口訣,讓人在趣味中記誦:「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述歌訣分別對應二十四節氣: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二十四節氣是怎麼形成的?

節氣的產生起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位置變化。而從我們在地球上所見,則是太陽圍繞著地球運動(稱為視行、視運動)帶來的變化。

太陽主宰著地球上春夏秋冬的更替及各地氣候。由於地球公轉軌道不是正圓而是橢圓形,太陽位於橢圓軌道內部的一個焦點上,因此地球在一年中距離太陽的遠近也逐日有所不同;又因地軸對應於南北連線傾斜了23.5度,所以隨著地球自轉與公轉,地球上各地受太陽光照射時,直射或斜射的角度、照射時間的長短在一年中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綜合這種種因素,醞釀出不同的節氣。綜合來說,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節氣也發生著漸進的變化。

地球繞日公轉的軌道不是正圓而是橢圓,所以造成地球運轉中有近日點(冬天)與遠日點(夏天)的現象,距離不同。地軸對應於南北連線傾斜了23.5度,所以地球運轉中接受太陽直射或斜射的狀況也隨著發生了變化。地球繞日公轉的軌道不是正圓而是橢圓,所以造成地球運轉中有近日點(冬天)與遠日點(夏天)的現象,距離不同。地軸對應於南北連線傾斜了23.5度,所以地球運轉中接受太陽直射或斜射的狀況也隨著發生了變化。(Shutterstock)

從地球看太陽,太陽在天球上一年中視行的環形軌跡,我們稱之為黃道。如果在黃道上來一趟旅行,那麼二十四節氣就像是黃道這條路上的里程標誌,反映氣候特徵、寒暑情況或是農作物的生長狀態。古人以太陽在黃道上視行每15度定一節氣,以冬至為起點(下方有詳細說明,現代西方則以春分點為黃道的零度),由此劃定了二十四節氣的日期區間。

地球在四季間運行所需日數(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地球在四季間運行所需日數(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Shutterstock/大紀元後製)

由節氣的制定反映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早發與發達情況,發達的天文學使得中國的曆書文明領先西方。研究中國科技史的專家、英國王家學會(Royal Society)院士李約瑟教授在所作的《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中說到:「中國人在阿拉伯人以前,是全世界最堅毅、最精確的天文觀測者。有很長一段時間(約自公元前5世紀至10世紀,一千五百年的時間)幾乎只有中國的紀錄可供利用,現代天文學家在許多場合都曾求助於中國的天象紀錄,並得到良好的結果。」

元代史官郭守敬的《授時曆》,則是根據全國性晷影實測得到大量的冬至時間的資料,進行演算而建立的曆書,《授時曆》「上推春秋以來冬至,往往皆合」(《元史》);清人孫承澤說《授時曆》「上考往古,自春秋獻公以來二千一百六十餘年,類皆吻合,不可謂不密矣」(《天府廣記‧卷二十九‧欽天監》),由此我們也見到了歷朝歷代長久保留了天文資料,這些都是一年又一年考校節氣的基礎。

四、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是怎麼來的?

中華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故而最初的二十四節氣的訂立是以黃河流域的節氣景象及農作物生長情況為根據的。每個節氣中都有最顯著、最特別的物候現象,以五日為一候,一節氣中有三候,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

不同的緯度地區,節氣現象自然也有差別,例如,亞熱帶的台灣和黃河流域的氣候現象差別就很大。元代吳澄考訂南北物候的差異,廣取諸家和《說文》《埤雅》等書的解釋,又詢問了農牧之家,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物候現象。以立春來說,立春的三候是: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陟,音同至,升也。魚負冰即升到冰面下,意謂解蟄、醒了。)

五、曆書中一年的節氣為何以冬至為首?

造曆者以「冬至」為首,源於「造曆者以上古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為曆元」(《孟子集註‧離婁章句下》),冬至即是曆法周期的起點。《正字通》說「先求日至(冬至日南至)以定曆元」。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即可利用日影測量時間、季節,這是最簡便的日晷儀。利用日晷儀來測量季節,最容易測得的就是冬至日。據全年觀測所得的結果,夏天日影最短(因太陽位置較高),冬天日影最長。在一年裡中午竿影最長的那一天就是冬至。

黃曆配合節氣序歲,黃帝曆以「冬至」所在的月稱為「子月」,是為新年正月,冬至日就是元旦,標誌著一元復始。周代也是以冬至為元旦。人們說冬至是「歲首」,過了冬至長一歲的俗語就是這樣來的。

黃帝曆以冬至為歲首。圖:黃帝像,出明仇英繪《帝王道統萬年圖》冊頁。黃帝曆以冬至為歲首。圖:黃帝像,出明仇英繪《帝王道統萬年圖》冊頁。(公有領域)

六、二十四節氣的日期是固定的嗎?

因為二十四節氣的日期是對應陽曆的,所以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但是太陽的回歸年(tropical year,連續兩次經過同一節氣點的間隔時間,例如從冬至點回到冬至點的時間)不是整數,在365天之外還有餘數,所以經過閏年的調整,節氣所在之日的落點會有一、二天的差別,但是每月兩個節氣基本上是固定的,前一個是「節氣」,後一個是「中氣」(沒有「中氣」之月,就為置閏之月)。概括來說,「節氣」與「中氣」,上半年在每月六、廿一日;下半年在每月八、廿三日,區間跨度為三天,所以俗語說「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氣口訣》這麼說: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民間還有「二十四節氣七言詩」,可作為認識節氣的參考: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西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七、從節氣中體現了什麼人生智慧?

冬至日一元復始的意義,對應到它的一個節氣特徵──冬至「一陽生」。冬至前的節氣是大雪,其卦為「坤」卦(坤為地),爻象為全陰(䷁),大地一片冰冷,萬物冬眠寂寂然,對人來說克服嚴寒也是個辛苦的挑戰。冬至之卦是「復」卦(地雷復),爻象為五陰一陽(),冬至一到,雷藏於地下,雷象徵的是動,微微的陽氣已經從地底萌生,雖然萬物仍在冬眠之中,然而春天的生機已經在地底下萌生,顯示「一陽生」的跡象。

「一陽生」在隆冬中振奮人心,對人來說,傳遞著「春天已經不遠了」的訊息,人心也受到鼓舞!半年後到了盛暑的夏至日,卻是「一陰生」的時刻,讓人心生警惕!生活在節氣的循環往復中,在陰陽演遞的變化下,使用黃曆的人們受到天人合一哲學的啟蒙。再如,《黃帝內經》這本中華民族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強調天人合一、陰陽平衡、順應四時等理念作為中醫學的理論基礎,也是以節氣的陰陽變化為經緯,指導人怎樣保養生命,從古至今受人推崇。可見節氣不僅僅是指示天候、物候現象那麼簡單,在融於節氣的生活中,培固了中華民族的哲學智慧!

「節氣」文化展現人與天地相應共生的智慧,中華民族的先人用它來指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使得人們的生活、生產活動與氣候與季節變化取得了自然的平衡。二十四節氣的效用不僅止於此,透過人與土地相生與天候相應的體驗下,它給人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層次。

延伸閱讀
今晨最冷探11℃ 下一波冷氣團冬至到
2024年12月18日 | 1個月前
5縣市防10℃低溫 週四高山下雪機率增
2024年12月17日 | 1個月前
冬養腎能抗病 食衣住行保養這樣做
2024年11月25日 | 1個月前
【特稿】中國新年話傳統
2024年02月15日 | 1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