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不停 新手媽媽別緊張

新手媽媽的緊張,加上孩子的敏感氣質,會讓育兒變得更加困難。當我們接受自己時,就會滋養心中的碗,並成長為能夠擁抱與容納孩子的容器。成長的痛苦,來自培養心中的碗。(Shutterstock)
新手媽媽的緊張,加上孩子的敏感氣質,會讓育兒變得更加困難。當我們接受自己時,就會滋養心中的碗,並成長為能夠擁抱與容納孩子的容器。成長的痛苦,來自培養心中的碗。(Shutterstock)

文/梁禎殷 譯者: 蕭瑋婷

時間又來到了週一,丈夫出門上班。他剛好隸屬公司裡最忙的團隊。送走丈夫後,我將孩子安頓在嬰兒搖椅,自己去做了早餐,但我沒有時間拿出各種小菜,因為沒胃口,所以只拿出最容易喝的湯,開始吃起了世界上最難吃、最陌生的早餐。

漫長的一天開始了。餵一次飯,和孩子玩一會兒,然後睡覺。當孩子再次醒來時,再餵他,跟他玩,然後哄他睡覺,持續這樣五個循環。

說起來容易,但整天都要看著孩子的反應,照顧他、跟他玩,以及哄他睡覺,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孩子清醒時間長,我就覺得煩心。像這樣抱著睡到底好不好,還是有什麼聲音或者歌曲比較好哄睡?

曾經奏效的方法,下一次就行不通了。我記錄了餵奶和小睡的日記,並反覆研究。

晚上的餵奶、洗澡和午睡的時間都非常混亂。雖然是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方法,有的時候很折磨人,有的時候不睡覺,有的時候吃,有的時候不吃。我想建立孩子規律的喝奶時間及固定作息,但卻沒有用。

為什麼要努力做到這一點呢?當然是為了方便媽媽,但實際上,生活節奏哪怕是一點點的紊亂,晚上的時間都會變得很可怕。

「魔女的時間」

晚上六點到八點之間,被媽媽們稱為「魔女的時間」。

「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出錯的?」餵奶也不喝,即使被抱著也不會停止哭泣。孩子一直狂哭,像是要把家裡的屋頂給掀了一樣,我很擔心鄰居會檢舉我虐待兒童。「睏了就睡,餓了就吃。到底哪裡不舒服呢?」這就像一種成長痛,狠心不抱的話,孩子就會哭得更大聲。

就這樣小心度過一天,盡量避開魔女的時間。特別注意下午的餵奶和最後一次小睡的時間。

一天,公公婆婆來看孩子,孩子因為遇到陌生臉孔而害怕,哭個不停。感到抱歉又尷尬的公婆離開後,我又開始一個人努力安撫著哭鬧的孩子,魔女的時間也來臨了。

剛烤好的白帶魚和各種小菜擺在桌子上,吃不著也無法收拾,抱了孩子幾個小時,我已汗流浹背。

當丈夫下班回來時,他很擔心我,但他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麼晚了,我仍然抱著孩子,認為我讓孩子抱習慣了。他無法想像我度過了怎麼樣的一段時間。

過了一會兒,當看到已經冷掉的食物時,丈夫開始了解到發生了什麼事,並不斷安慰著我。我雖然怨他,但我沒有其他人可以依靠。

慢一點也無妨

我們被教導,養育孩子時最需要的態度是敏感度和反應能力,這些也是我在與家長諮商時說過的話。但是當自己嘗試這麼做時,我像是被束縛住了。

是否需要對所有訊號做出「敏感」的「反應」?合適的程度標準又是什麼呢?現在的我已是撫養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想和各位說的是:

「其實錯過一些也沒關係。」反應慢一點也沒關係,讓孩子哭一下下後,再餵孩子吃飯、睡覺⋯⋯,一切都不一定要準確。

媽媽可以讓孩子躺著看一會兒電視也沒關係,也可以吃任何想吃的東西。我知道我是有立場說這些話的,因為我已經撫養了兩個孩子,雖然這樣說可能不是非常正確。

老二和老大有著不同的氣質。老二是一個聽力不敏感的孩子,對陌生人一開始會警惕,但很快就會露出笑容,很快就能適應。也非常好哄睡,搖幾下就可以睡著了,一抱就不哭了,睡前也不太會吵鬧。副食品也吃得很好,外出也很配合。即使在陌生的地方,只要將水果放進咬咬棒,或者給一塊寶寶米餅,就能撐很久的時間。

老大就不一樣了。和老二相比,懷老大時胎教做得比較用心,也有較充足的休息,但老大是不管婆家聚會、外出用餐或外出,都會因為哭得很厲害,而讓旁人紛紛將視線投注在他身上,是媽媽或爸爸必須帶去外面哄,才能鎮靜下來的孩子。只要一哭就會沒完沒了,所以為了盡量不讓他哭,我們可說是煞費苦心。

當時對於別人能帶著孩子在外面好好用餐,我感覺非常神奇,為此我既自卑又委屈。另一方面,不知道是不是我都很快速的回應孩子的需求,沒有培養到她的耐心。

我曾想過,如果老大不是第一個出生,而是第二個出生的孩子,是否也可能被認為是乖寶寶呢?因為新手媽媽可能會覺得一切都有點急躁、吃力和陌生。新手媽媽的緊張,加上孩子的敏感氣質,會讓育兒變得更加困難。

「希望丈夫能完整照看孩子一次。我希望丈夫能知道哄孩子睡覺有多難,以及整天被孩子綁住、無法安撫哭鬧不止的孩子時的心情。」但不知是否因為爸爸在身旁,所以感到安心,還是因為爸爸的手和聲音不像媽媽一樣那麼緊張,孩子有爸爸在,就會睡得很好。

客體關係理論

在談論人類婚前心理困擾和成長的各種心理治療理論中,我最喜歡的是「客體關係理論」。任何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都可能聽說過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關注個體內在驅動力的理論,被稱為「一人心理學」,而客體關係理論被稱為「二人心理學」。它是一種假設所有人與生俱來對關係的渴望,並透過在嬰兒出生後與主要照顧者建立關係,來形成世界和關係之形象的理論。

我喜歡這個理論的原因是,它以一種非常微妙和神祕的方式,描繪了孩子從出生那一刻開始發生的逐漸變化,和人際關係中的經歷,對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有很多啟示。

然而,由於這個理論非常著重在主要照顧者的角色,因此此理論最終大部分都成為我必須做和注意之事的依據。

理論如此說道:「做到這種程度,就是足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ing)書中所描述的「這種程度」,是指孩子吃飽睡足的程度,以及不安時給予的安慰和共鳴。

在一次關於嬰幼兒發展的講座中,我問了講師一個問題:「有沒有一個指標,是能讓自己知道做到這樣的程度,算做得好還是不好呢?」

講師回答說:「標準不就是能讓孩子活下來,能問孩子問題,當孩子覺得累時能說出口嗎?如果心裡對孩子又愛又恨,但和『非常討厭』的感覺相比,覺得孩子還是『非常可愛』的感覺仍更勝一籌,這樣不就夠了嗎?」

當我和丈夫在育兒問題上發生衝突時,儘管我認為基於這個理論,對孩子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回應是很重要的,但我還是動搖了。爾後,我因為下面的這段文字而感到豁然開朗。

「在傳統家庭裡,孩子的脾氣常常會發在母親的身上,而不常發在父親身上,也許是因為被過去的共生夥伴拒絕,總是比較讓人受傷。父親有時會誤以為,這表示自己比太太會照顧小孩,這種誤解有可能導致父母親之間的爭吵。」——格雷戈里.漢默頓(N. Gregory Hamilton),《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Self and Others: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in Practice

在客體關係理論中,最重要的並不是做得好不好,或是好媽媽和壞媽媽的區別。早期的人類會優先區分什麼對自己有利、什麼對自己不利,然後,當確定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適合居住時,就可以識別出一個物體有好有壞。這是正常的發展。

我也必須提醒自己:「我不能做一個完全好的母親,也不能做一個完全壞的母親。必須承認,我有一顆愛的心和一顆恨的心,有堅強的一面和軟弱的一面,並擁抱這樣的自我。」這與前面討論的分析心理學一致。

似乎當我們接受自己時,就會滋養心中的碗,並成長為能夠擁抱與容納孩子的容器。成長的痛苦,來自培養心中的碗。

——摘編自《走過「心理陣痛」,一個心理師的產後憂鬱告白:我是媽媽,但我也還想當自己》。(好的文化提供)◇

延伸閱讀
新手媽媽產後憂鬱 3步驟調整心境
2018年06月08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