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陽引爭議 專家建議「醫病共享決策」

【記者常懷仁/臺北報導】

醫師蘇偉碩與高醫大博士王文心於16日召開記者會,他指出可以用在衛福部推行多年的「醫病共享決策」來解決快篩陽性且有重症風險者,可否由醫師直接處方藥物的爭議,在醫師告知風險後且病人同意的情況下,指揮中心應讓醫師開立處方。

醫師蘇偉碩指出,目前中央與地方爭執最大的是快篩陽性且有重症風險者,可否在PCR結果出來前由臨床醫師處方藥物,因為能有效防止重症跟死亡的抗病毒藥物必須在發病後的前5天才有效果,若超過5天效果就會遞減;因此可利用「醫病共享決策」模式,可解決爭議及病人承擔服藥或確診的風險。

蘇偉碩解釋,當民眾出現上呼吸道或Covid-19症狀時,快篩陽會區分為無重症風險和重症風險,若有重症風險,指揮中心是讓醫師可以處方抗病毒藥物,但問題是居家快篩陽性未取得法定地位,醫師無法走後續處方。

蘇偉碩繼續解釋,若採用「醫病共享決策」,民眾快篩陽且符合重症風險,是有用藥需求的,經過評估,醫師認為患者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藥物,且在發病前五天,且無用藥禁忌,醫師可以跟病人告知風險,如:PCR結果為陰性、藥物副作用等,讓病人自主決定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指揮中心應讓醫師處方。

蘇偉碩呼籲,處方後亦可針對患者目前服用藥物的交互作用風險進行討論,可有效降低重症率跟死亡率;「醫病共享決策」在衛福部已經推行多年,醫學中心、各大醫院、基層診所的醫師都應了解,能夠最快解決爭議的方法。

延伸閱讀
嘉義市新增130例本土確診案例
2022年05月09日 | 2年前
嘉義市新增60例本土確診案例
2022年05月02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