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拿立陶宛開刀 學者:慕尼黑時刻再現

蘭姆酒示意圖。(RAUL ARBOLEDA / AFP)
蘭姆酒示意圖。(RAUL ARBOLEDA / AFP)

【記者李怡欣/臺北報導】

對於立陶宛遭到中共一連串的經濟、外交打壓,臺灣政府與民眾以實際行動力挺。學者表示,立陶宛走在歐洲挺臺最前線,臺灣義氣相挺回報也是理所當然;不過有學者認為,中共對立國打壓是一次測試, 西方國家當初「綏靖政策」把希特勒胃口養大,導致二戰爆發,對照此時立陶宛處境宛如「慕尼黑時刻」再現,要如何正確選擇,歷史已給出答案。

中共拒收立陶宛酒品 臺酒買下力挺

去(2021)年11月以臺灣為名的代表處正式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揭牌,引發中共不滿,宣布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祭出一連串政治、經濟制裁。去年底一批運往中國的立陶宛蘭姆酒遭中共拒收,被迫在海上漂流。歐盟對此表示,已得知立陶宛的貨物未能通過中國海關一事,歐盟將評估中共是否違反世貿組織規則。

臺酒1月3日決定義氣相挺,將此批酒品轉購入臺,預計1月上旬到港,將重新製作中文標貼後上市,讓國人有機會舉杯一起力挺立陶宛,呼籲民眾為「立(國)挺我,我挺立(國)」而乾杯。

面對中共對立陶宛經濟制裁,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法國、德國及英國四國外長去年底通話強調,將與立陶宛同在。歐洲地區國會福爾摩沙俱樂部25國共同主席等議員聯名致函籲請歐盟理事會及執委會,以實際行動協助立陶宛反制中共經濟脅迫手段。

外交部表示,臺灣會持續跟國際民主夥伴合作,協助立陶宛商品進行市場轉移,強化經貿投資連結及供應鏈安全,並增強民主國家同盟抵抗威權主義侵犯的韌性。

正常商業避險處理 難常態化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鄭家慶執行長向《大紀元》表示,簡言之,朋友有困難,「我們盡力協助也理所當然,但我覺得這是貨物貿易的常見狀況,若抵港前已經知道貨恐怕進不去,立即尋找其他賣家,以避免損失,這是正常的避險做法,當然我們駐立陶宛代表處居中協助,也是能貨品轉售順利的關鍵因素。」

鄭家慶指出,「這是單一個案處理、無法常態化」,臺灣內銷市場不夠大,很難對所有遭中共制裁國家全部比照處理,這畢竟是商業行為,而非兩國外交事務。

對於中共教訓立國對歐盟的可能後續效應?鄭家慶認為,歐盟已注意到立國所面臨的問題,並具體提出反脅迫措施的提案,其措施主要針對會員國在面臨他國經濟脅迫時,確保會員國利益及其主權決定,主要用於嚇阻可能的經濟威脅。

立陶宛有難  臺灣當仁不讓

淡江大學國際關係與外交系主任鄭欽模接受《大紀元》採訪表示,國際反中共意識高漲,挺臺聲浪也更大,其中,擺脫法西斯和共產主義蹂躪走向獨立的「立陶宛走在挺臺最前線」。因此,臺灣政府協助立國商品轉入臺,臺灣民間出現「報恩潮」,去年在立陶宛刷卡逾11.2萬筆、金額超過新臺幣25.37億元,顯示「立陶宛有難,臺灣當仁不讓」。

其次,中共挑立陶宛開刀,就跟當年《慕尼黑協定》一樣,納粹德國威脅向捷克出兵,西方國家過於軟弱、不願戰爭再起,於是選擇犧牲捷克。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痛批主導此次協定簽署的張伯倫「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然得面對戰爭!」果真「一語成讖」,希特勒撕毀協定,併吞捷克後再進攻波蘭,最終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鄭欽模說,中共對立陶宛貿易制裁,是對國際社會的一次測試,「如果這次,美國與歐盟如再次選擇綏靖,那麼中國(共)就可能透過貿易霸凌全世界,屆時西方國家都無一倖免,終將大受其害,「全球貿易將在中共宰制下」。再者,中共是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無視國際秩序慣犯,西方國家若寄望將爭端交付世貿組織裁量,無疑是緣木求魚。◇

【未成年請勿飲酒,開車不喝酒】

延伸閱讀
中歐關係惡化 峰會或延至明年
2021年12月17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