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宋詞】花落燕歸來的理趣

詞在宋代,大多由歌女伶人在宴會上演唱,文人雅士也多以遊戲、輕鬆的心態來創作。(圖/素素)
詞在宋代,大多由歌女伶人在宴會上演唱,文人雅士也多以遊戲、輕鬆的心態來創作。(圖/素素)

文/蘭音

宋詞,好像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其實它就是歌詞,是配合當時的流行音樂而創作的。可能你會說,今天的流行歌詞,為什麼不像宋詞那樣成為經典、成為一代文學呢?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那些詞的作者,比如蘇軾、歐陽修、李清照等,個個都是名垂青史的文豪啊!

詞在宋代,大多由歌女伶人在宴會上演唱,文人雅士也多以遊戲、輕鬆的心態來創作。但是由於他們學識、修養、性情等超越普通人,其作品也大多具有雋永、深厚的意藴。哪怕一首小令,也能蘊含深刻的哲理,將詞的藝術美感和理性哲思完美結合。

比如有位詞人在宴會上,品嘗美酒、填寫新詞。在享受歡樂之餘,他惆悵的發現,聚會的地點可能還是舊時的亭臺樓閣,但是時間流逝一去不復返。詞人望著庭院中的美景,忽然有了新的領悟,花雖然凋落了,燕子卻會飛回來,人事變換中似乎暗含著一種輪迴。

大自然的啟悟,讓他在傷感中多一絲欣慰,也助他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這就是北宋「宰相詞人」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詞境賞析

〈浣溪沙〉也就是在溪邊浣紗之意,這會讓你聯想到誰?就是那位以「沉魚」聞名的越國美女西施,所以這本是一首歌詠西施在若耶溪邊浣紗的詞調。雖然詞牌和詞的內容沒有關聯,它的主題也會影響歌詞的內容和情感基調。晏殊的〈浣溪沙〉描寫的是因宴會上所見所感而闡發的幽思,詞句精美、情調閒雅,也像是一位「要眇宜修」的佳人。

這首詞的上闕,用簡潔而富有內涵的意象,描述詞人長年流連大小聚會的生活,沒有一個詞抒發內心情感,卻把對時間流逝的悵惘寄予其中。

「一曲新詞酒一杯」,填一首新詞,佐一杯美酒,寫的是詞人當前經歷的事情。「去年天氣舊亭臺」,今年的酒宴,設在熟悉的亭臺,氣候也和當時一樣。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它都和去年極其相似。這一句是詞人對過去的回憶。

詞人先自述一段逍遙愜意的高雅生活,在結尾處語意突轉,「夕陽西下幾時回?」錦衣玉食的富貴生活,隱藏著夕陽西下、也就是年華老去的變化。詞人在年復一年的歡樂宴飲中,發現身邊的事物以及自我的生命,都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一種淡淡的感時懷舊的氣氛油然而生。

詞中有「舉杯消愁愁更愁」的酒,有「只是近黃昏」的夕陽,因而讓人在樂景中生出感傷之情和生命之思。原來,詞人在快樂中也是節制、清醒的,才能體驗到人事無常這個人類共同的悲劇。

同時,詞人對於這種悲劇的表達,並不是「問君能有幾多愁」式的哀婉沉痛,也不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式的慷慨悲壯。他只是選取幾個富有文化內涵的意象,不露情緒的道出新與舊、變與不變的對比。因而詞人的憂傷也是有節制的,他對於人生的思索才更有啟迪人心的意義。

下片前兩句是全詞警句,歷代為人稱道。「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詞人由眼前的景緻,寄寓了更深入的人生思考。這兩句對仗工整,語言流利自然,還包含兩個今天還常用的成語,真是妙語天成,韻味無窮。

「花落」一句,仍然是上片情感與理思的延續。花落猶如日落不可挽回,盛年也不再重來,這必然讓人感到沮喪和無助。所以詞人說「無可奈何花落去」。「燕歸」一句,則一掃前面的哀傷氛圍,振起全篇。燕子飛入庭院,帶來新的生機,而它恰似年年都會飛來的那一隻。

燕子飛去還會回來,春天離去了難道不會回來嗎,太陽落下難道不會再升起嗎?推而廣之,生命和整個天地、宇宙,不也有著同樣的輪迴嗎?無常中蘊含循環,變化中蘊含永恆。變與不變,在此刻被圓融為一體。

宋人尚理,蘇軾在〈赤壁賦〉中曾說,如果從事物變的一面來看,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從不變的一面來看,世間萬物和人類都是永恆無盡的。蘇軾的宇宙觀,也可作為這兩句詞的註解。

時間、生命、宇宙,竟然富含深刻的玄理,真是越品味越能悟出其中的妙處。詞人不禁在園中獨自漫步,沉浸在那些哲理的思考中。於是,他以「小園香徑獨徘徊」作結,用一個沉思的狀態收束全詞,表現了他對人生至理的不斷追尋。

詞人背後故事

能夠體悟到玄妙哲理的晏殊,絕不是一個普通人。考察他的一生,你會驚訝的發現,他天資聰穎,一生顯達,在北宋是一個在文壇、政壇都舉足輕重的泰斗級人物。那位打造千年科舉第一榜的歐陽修,還得尊稱他一聲「老師」呢!

晏殊從小聰明好學,以「神童」聞名,七歲就會寫文章了。十四歲時,他就被破格推舉,和一千多人參加朝廷殿試。考場上晏殊氣定神閒,寫文章援筆立成,令皇帝非常欣賞,立即賜他「同進士出身」。

兩天後,他又參加詩賦考試,竟然遇到十天前剛做過的題目,就說:「我曾經寫過這篇文章,請給我其他考題吧!」相信很多學生,在考試前都會祈禱自己遇到做過的題目,以取得更高的分數。誰知晏殊遇到了,卻主動請求換題目,要和所有考生公平競爭。這樣的晏殊,似乎太「傻」了,但這正是古人以誠為貴的道德選擇,也是晏殊對自身學識表現出的高度自信。

做官後,晏殊並不像其他官員那樣流連茶樓酒肆,而是和弟弟在一塊閉門讀書。皇帝認為他樸素穩重,欽點他做太子身邊的官員。但是當皇帝問他,為什麼不喜歡參加宴飲聚會時,戲劇性的一刻又出現了。晏殊老老實實的回答:「臣不是不喜歡玩樂,只是因為沒錢出去罷了。如果臣有錢,也會去的。」皇帝聽了後,反而更喜歡他的誠實和忠厚了。

晏殊年少德高,注定一生的福分。他在朝廷中深得皇帝器重和信賴,仕途順遂,一直做到宰相。宋朝是個經濟富裕、文化繁榮的黃金時代,晏殊做官久了,也積累不少家產,漸漸成為宴席上的主角。〈避暑錄話〉記載,晏殊富貴以後,沒有一日不舉辦宴會。不過他一直保持節儉的品德,不會在家裡事先預備酒食,等賓客到訪後才開始置辦。

晏殊款待客人還有個特點,就是請歌舞助興,等到宴會接近尾聲時,命歌女舞姬們退下,說:「你們的才藝都已經展示過了,現在該我們施展才華了。」他取來紙筆,和賓客們以詩賦唱和。

這本書讚歎晏殊的風雅:「前輩風流,未之有比!」或許,就是在某一個歌舞昇平、談笑風生的宴會中,晏殊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悟出一番人事無常卻輪迴永恆的道理,寫下那首短小清新、婉約動人的〈浣溪沙〉。

不獨〈浣溪沙〉,晏殊一生填詞,喜歡融入理性思考,使他的作品呈現出宋詞中少見的理趣,有別於那些一味情感細膩柔婉的詞作。他的兒子、同樣以詞聞名的晏幾道,曾稱頌晏殊:「先公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賓退錄〉)這種詞風,和他沉穩質樸的性格,以及從政的經歷都有著密切聯繫。

晏殊官做得大,還喜歡提攜後進,歐陽修、王安石、范仲淹等文人名臣都是他的門生。北宋朝堂上人才濟濟,成一時之盛。而晏殊為人風雅無雙,文采出眾,對宋詞的繁榮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他也有了「太平宰相」、「宰相詞人」的雅稱,與他的詞作一同成為北宋歷史上的佳話。◇

延伸閱讀
【品讀宋詞】有情人生的徹悟
2021年11月29日 | 3年前
【品讀宋詞】世事如夢 幾度秋涼
2021年08月23日 | 3年前
【宋詞欣賞】南柯子.憶舊
2019年03月22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