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狡猾 學者籲更積極防禦

文/記者張原彰

臺灣去年對中共採取防範,因而守住國門沒讓疫情爆發,而幾乎無疫情的臺灣也在今年出現破口。學者更提到,臺灣最重要的是調整抗疫的積極度,回想去年成功守住疫情的心態,並提出四大面向建議,呼籲政府全方位考量。

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而相較於多數國家,臺灣的疫情晚了一年爆發。臺灣去年之所以守住疫情,是因採取嚴格的國境管制,包括:不輕易相信中共與WHO提供的數據,以及對北京當局事先採取防範作為,因而疫情相較於全球,並不嚴重。

臺灣疫情在今年5月爆發,進入了三級警戒,民眾生活出現轉變,並有感的意識到,防疫是不能被輕忽的事情。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去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做得最成功的事情,就是守住了國門。

何美鄉說,她不斷提出警告,這塊一定得守好,因為當病毒進入社區後,就會變成另一件事,「沒想到我們有漏洞,病毒來得非常快。」

病毒株持續變異  學者提抗疫四面向

戰略學者蘇紫雲接受《大紀元》採訪時提到,病毒株正在改變,臺灣的防守策略必須更積極,他更提出四大面向的抗疫建議,呼籲政府不能鬆懈與輕忽。

首先,蘇紫雲說,必須明確追溯病毒的來源,由於疫情爆發至今的時間並沒有很久,但傳播模式呈現出不自然的狀態,由於各個業者接觸的人際傳播鏈都不相同,卻在同時爆出疫情,這必須進一步的研究,「是不是自然造成的,還是人為的原因。」

第二,指揮中心必須更積極邀請跨領域的專家,討論如何全方位衡量疫情的圍堵。第三,防疫作法可借鑑戰場化學兵的訓練,處理大面積的化學汙染,醫護人員脫防護衣前,也可學化學兵,先用消毒劑清洗過後再脫衣服,進一步降低汙染源風險。

第四,應該修訂《採購法》,通過以色列的經驗,知道他們之所以有大量的輝瑞疫苗,是因為去年以高於市價的金額下訂疫苗,而臺灣之所以買AZ疫苗,有一項考量是價格低廉。

假設當初,臺灣對外採購的是價格較高的國外疫苗,他分析,相關的採購人員可能面臨兩種結局,首先如果疫情沒爆發,會被依圖利罪起訴,若疫情爆發,還是會被關切,詢問當初為何不用同樣的價錢,購買更多的疫苗,「這是我們的困境。」

蘇紫雲說,臺灣對於圖利罪的認定,很難讓公務員緊急應變。美國之所以擁有大量的疫苗,是前任美國總統川普在任內提供鉅額資金補助廠商研發疫苗,但事情若發生在臺灣,就會面臨諸多挑戰,比如近期國產疫苗的選用,就被質疑是炒股,這背後都牽涉許多制度面的問題。◇

延伸閱讀
古人防疫不離身的寶貝
2021年06月02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