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風華 中華傳統顏色之美
「月白」是哪一種白,「雪青」又是怎樣的青?「秋香」為什麼有色又有味,「十樣錦」的風情又該去何處找尋?
傳統的中華顏色,詩情畫意,活色生香,儼然是一個個靈動而典雅的生命體。它背後所承載的,是流傳數千年的文化意蘊和審美趣味。
中華先祖對色彩的認知,是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漫長過程。混沌初開,乾坤始奠,隨著天地的出現,人們的眼中的世界,也從蒙昧的渾然一色,發展到二色初分,有了黑白、陰陽等二元概念。赤色,是人們認識的第三種顏色,於是形成了三色觀。隨著道家、儒家思想體系的發展,早在先秦時代,人們就出現了以五色——赤、黃、黑、白、青為基礎的獨特色彩觀。
五色觀對應五行
五行是天地萬物的基本物質,相生相剋而又生生不息,構成多姿多采的世界。五色正是五行元素的本質之色,白色屬金,可代表部分白色金屬;青色屬木,象徵著枝繁葉茂,萬物生機;黑色屬水,望之如深潭幽淵之色;赤色屬火,正是火焰熊熊燃燒之態;黃色屬土,即大地土壤的顏色。
這五色,也因此被視作正色,成為傳統文化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色彩基調。五正色亦與五方、五臟、五味、五時(季節)、五音、五常等概念相對應,構成了紛繁龐雜的文化體系,對古代的政治、倫理、藝術、日常生活等方面發揮重要影響。再加上染織工藝、繪畫藝術的不斷發展,古人創造的色彩更加豐富。比如五正色按照一定規律調配,就像繪畫中調色一樣,就產生了新的顏色,即「間色」。
按照五行相生的關係,五正色兩兩組合,形成了灰、綦、緅、縓、緗五間色;反之按照五行相剋,則形成紅(淺紅色)、碧(淺藍)、綠、騮黃(褐黃色)、紫五間色。若是間色再作組合,那麼產生的顏色也就五彩斑斕,無窮無盡了。因而古籍中常說:「五色令人目盲」「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
五大正色 不同朝代流行色
繽紛的色彩世界中,古人也有青睞的顏色。通常說來,人們重正色而輕間色,尤其是服飾方面做出明確要求。《禮記》中說:「衣正色,裳間色。」古代服裝是上衣下裳制,上裝須用正色,下裝則配以間色,尊卑對比一目了然。
即使是五大正色,每個時代也有自己的流行色。五行學說衍生出「五德終始說」,五德即五行之德,一個王朝代表一德,歷朝歷代,興衰更替,反映了君主受命於天,有德者得天下的傳統理念。當某個朝代認為自己屬於某一德時,其君主就會崇尚相應的正色。比如周朝屬火德,尚赤色;秦代周而立,順應水剋火的規律,代表水德,故尚黑色,如此循環往復。
而具體到某個朝代中,對顏色的使用也是非常講究的。以漢代為例,人們會按照一年中的五時選擇衣服顏色,春季穿青色,夏季穿赤色,季夏穿黃色,秋季為白,冬季為黑。而什麼人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也有嚴格的規定。比如周朝的「十二服章制」規定,天子用朱紅色,諸侯用黑色,卿大夫為青色,士人為黃色。
不同階層的人,依照禮制穿戴不同顏色的服飾,眾生各安天命,各行其是,象徵著社會安定,四海清平。如果人們穿錯了顏色,則預示著國家危機。比如孔子曾說:「惡紫之奪朱也。」也就是間色取代正色,反映的是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社會亂象。因此,顏色也具有等級概念和社會內涵,常常被用來比喻人生命運,如以「大紅大紫」形容大富大貴,唐詩中的「江州司馬青衫濕」,則寄寓失意文人的落寞情感。
傳統色彩 怎麼命名?
從單色到二色,再到五正色、十間色,傳統顏色的名稱越來越多,色系也越來越全,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了。要區分每個顏色,就需要為它們取一個特別的名字,於是就有了一系列好聽、好看又引人無限遐想的顏色名。比如天青、酡顏、藕荷、鳳仙紫、景泰藍、孔雀綠等,這些古風悠悠的名字,是怎樣產生的呢?
傳統色彩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純色名,第二種是以某種顏料或染料命名,第三種是程度詞結合純色名;第四種則是借用某事物名指代其表現出的顏色,即所謂的「名實不分,借物呈色」。
純色名,除正色、間色名外,古人還用創造出專門的詞彙表述顏色。以白色系為例,同為白色的事物,卻因特質、冷暖、明暗、濃淡的差異,呈現出不同的觀感。《說文解字》中提到,膚白叫「皙」,髮白稱「皤」,月亮的白叫「皎」,太陽的白叫「皖」,積雪的白色叫「皚」。
而即使是同一事物,因時間、地域、氣候等因素影響,形成不同的色澤,因而也需要深、淺、油、水等詞彙,進行更準確、細緻的區分。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事物作為常用的色素原料被人熟知,因而也可作為特定顏色的代稱。比如靛藍,呈現的是濃郁的藍色,本身就是民間常用的藍色染料;茜色,是一種暗紅色,因茜草根部含紅色素可作紅色染料,茜染法染出的顏色,就是茜色了。再看,在繪畫領域,許多顏料由五顏六色的名貴礦石製成,這些礦石名也直接成為那些傳統色的最佳代名詞。比如青綠山水畫中的青、綠二色,就來自石青、石綠。許多古畫歷經千年依然鮮豔動人,礦石顏料功不可沒。用它們為那些獨具韻味的色彩命名,再適合不過。
傳統色彩有多美?
最複雜的,也最能體現傳統審美趣味的,就是借物呈色了。如果你不了解那件事物的真實面貌,那麼很可能「望文生義」,對那個顏色產生誤讀。
本文開篇提到的四個傳統色,你知道它們是什麼樣子嗎?
◎月白非白,而是一種淺淡的藍色
這裡描述的是白色事物,在月色下表現出的泛青的顏色。古時有一種菊花叫「月下白」,《博物彙編》中說「花青白色,如月下觀之」。雪青亦非青,而是淺淺的藍紫色,是積雪經光反射後呈現出的清冷色調。
◎秋香色,類似淺橄欖色,有黃調和綠調之分
秋香,那是秋天裡帶著草木氣息的顏色,這個名字體現出古人對顏色的形容,有色有味,形神兼備,正是傳統顏色的迷人之處。
◎十樣錦,是非常柔和的粉紅色
原是五代時期蜀地出產的十種織錦的統稱,其中以粉色的浣花錦最為著名。唐代的蜀地才女薛濤,在浣花溪畔自製粉色箋紙,亦名「十樣錦」。
唯美浪漫的顏色還有許多,海棠紅嫵媚嬌豔,琉璃黃莊嚴富麗;茶色芳馨馥郁,傳遞著優雅愜意的茶文化;相思灰一往情深,吐露出古典文學的深沉意境。顏色美,名字更美,它們不僅是單純的顏色,更像是一幅畫、一首詩,甚至是一段歷史、一種絕世風華。傳統顏色幫助我們了解古代文化,更讓我們一探古人的內心世界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