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的項圈 中共再收緊
雖然,從現實出發,中共不得不對民營經濟進行了象徵性的救助,從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文件,但市場准入限制、金融歧視、司法不公和「政府任性」等老大難問題,並未根本改觀,在某些地方、領域甚至變本加厲。
最新的一個案例,是11月11日凌晨,大批警察進入大午集團,帶走了包括孫大午在內的大午集團(中國民企500強之一)多名高層負責人,理由是他們涉嫌「尋釁滋事」和「破壞生產經營罪」。
知情人透露,這可能與大午集團與徐水區國營農場的土地糾紛有關。多年前,大量土地曾被無償地劃撥給國有農場,手續辦得含糊,說要對村民有所補償,但沒兌現,當地百姓和國營農場一直在打這官司。現在,當地百姓許多是大午集團職工,被中共視為「另類」的孫大午當然會替這些居民主持公道。今年8月4日凌晨,國營農場人員開著挖掘機、吊車,偷拆大午集團農業公司的辦公室。大午集團員工為了阻止而跟警察發生了衝突,有20多人受傷。大午集團召開職工會議,公開抗議地方當局的打壓行為。這就觸犯了中共的忌諱,決定強硬打壓大午集團,所以有了這次抓捕行動。
大午集團管理人員陳女士對自由亞洲電臺說,這次行動是由高碑店市警方到集團所在地徐水「異地執法」,可以確定命令源自河北省高層。
如果說,中共抓捕孫大午,是為了碾壓民企中的「刺頭老闆」;那麼,對那些不是(或不敢)「刺頭」的民企,中共又是什麼態度呢?
縱觀2020年,中共對民營經濟政策,真正的重心,仍是防範和控制(當然,華為之類「假民企」不在此列)。
舉個例子。自天貓2009年首創「雙11」購物節以來,每年的這一天已成為全民購物盛宴。今年「加長版」的「雙11」,電商銷售再竄新高,但主要電商巨頭的股價卻在暴跌。
機關何在?很簡單,11月10日,中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劍指中國網路平臺上的巨無霸。股市立即反應。在美國股市,當地時間10日盤中,雙11概念股多數下跌,阿里巴巴跌超過8%,京東跌近7%,拼多多跌5%;另外,和雙11相關的概念股也普跌,包括唯品會跌4.18%,蘑菇街跌3.73%,寶尊電商跌近6%。在香港股市,10日,阿里巴巴的股價下跌5.1%,騰訊下跌4.4%,美團下跌10.5%,京東股價下跌8.8%。電商板塊市值蒸發掉1千億美元。
以往,「反壟斷法」主要針對在中國的外資企業,藉以扶植中企。今年伊始,1月2日,中共宣布對施行了近12年的「反壟斷法」進行首次大修,處罰金額提高百倍。誰會想到,這次竟會指向電商巨頭?
當然,這絕非偶然事件。中共打壓電商,除了發展實體經濟的考慮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渴望完全掌控電商。如果這些電商都是正兒八經的國企,中共應該不是今天這個做法了。
這些電商塊頭之龐大,其實,也僅是「改革開放」40年後,中國所有制變局的一個縮影。一位中國財經作家曾說:「如果說在上世紀末,講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它們是電力、金融、能源、通信營運商等,基本完全被國有資本集團所掌握,那麼今天,民營資本集團在社交、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地產、物流及媒體資訊等領域,已居於很難撼動的支配地位。」大抵如此,但要指出的是,「已居於很難撼動的支配地位」的那些民營資本集團,背後因素複雜,不是單純的民企,因此才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可正因為其規模如此之大,中共頗有忌憚,再加上中共內鬥因素,打壓勢所不免。
而一般民企,則是另外一種情況了:從「改革開放」的「鬆綁」中獲得了有限的發展空間,也有了一些長進(但跟西方國家還是不能相提並論)。根據德勤的一份研究:2003年上市的家族企業只有264家,但是到2016年已經增長到1651家。從這個比率原來的21%增長到53%。我們可以看到,入選2017全國500強的民營企業,收入需要達到120億元(人民幣,下同),相比5年前增長率為50%。
今年9月10日,中國工商聯在其主辦的會議上發布〈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稱:500強入圍門檻則首次突破200億元;而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30.17兆元,約相當於2019全中國GDP的1/3。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還在上個世紀90年代,筆者讀研究所期間,一次課堂上,教授就非常感嘆:現在民營企業的規模,遠遠超過了民國時期,當時最大的榮氏企業,資產也僅那些。也就是說,現在民營資本的實力,遠遠超過了1950年代共產黨搞「社會主義改造」時的民族資產階級,共產黨能睡著覺嗎(所謂「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雖然,中共稱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人士是「自己人」,內心卻是惶恐的,決意要給民營經濟安上籠頭。這是中共的本性和意識形態決定的。早在2000年的第19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中共實際上就有了「兩個健康」的說法,即「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2018年「民營經濟離場論」喧囂一時,為穩定人心,習近平搞了場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承認民營經濟的重要性,「56789」,但卻沒有放鬆反而加快了對民營經濟的統戰步伐。
因此,我們看到,今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共推行的第一份關於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文件。這一方面,是要民營經濟人士聽黨話、跟黨走,打造一支「關鍵時刻靠得住、用得上的民營經濟人士骨幹隊伍」;另一方面,是給民營經濟套上個籠頭,劃出條界限。
中共對已成氣候的民營企業給的出路,就是參與國企混改。因此,我們看到,10月26日,五中全會開始當天,國務院政策記者會上,中共官員介紹和解讀了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在許多民企老闆看來,混改是肉包子打狗。錢投進去了,卻沒有話語權,這不是傻嗎?)
中共對民營經濟的防範、控制之心,昭然若揭。但是,中共精於話術,把這稱為「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什麼叫作「鼓勵、支持、引導」,現在明白了吧!
中共還有另一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這「兩個毫不動搖」可是寫進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是「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對中共而言,這可不是「陰謀」,而是「陽謀」。
總之,一句話,只要中共不解體,民營經濟就只能戴著鎖鏈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