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一個善的故事
集集鎮位於南投縣,是全臺面積、人口數倒數第二的小鎮。集集鎮長陳紀衡介紹說,「集集」的由來,一說是當地原住民的一個部落名稱。另一說,則是布農族語中「JiJi」的音,「JiJi」有「肉」的意思,也就是說,集集曾經是布農族與漢人交易肉品的地方。
集集鎮民風純樸,轄內有11個里,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他們善的故事。
守護集集 馬拉松鎮長
陳紀衡是1985年生,原是名軟體工程師,現在是集集鎮鎮長。2013年底,他回到家鄉跑馬拉松時,看到集集「真的太美了」!因此埋下了他回鄉服務的種子。及至2014年,臺灣爆發食安事件,當時的政治氛圍是絕望的,而集集也面臨第二垃圾掩埋場等相關議題,一直無法解決等情況。這顆種子便開始萌芽。
接著,陳紀衡以「守護集集」的決心回來參選,連續當選第18、19屆鎮長。他認為,集集人富有愛心,例如,鎮上有些半獨居老人本來自己生活就不太寬裕,但是,仍會每年固定捐款幫助其他的人。不但如此,還堅持不受訪、不辦表揚。
然而近年來,集集也從一個農業鄉鎮轉型到觀光小鎮,但在商業化的過程中,他感到集集的商家變得越來越市儈。但是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集集災情慘重,而這些商家也是不吝嗇地把僅存的食材拿出來義煮給大家食用,一起渡過前兩天對外聯繫完全中斷的困境。
陳紀衡的興趣是跑馬拉松,他認為,跑馬拉松時的交通管制,人與車適當的分開,加上很愜意的環境,不但對人身安全、對觀光發展也是有所助益。而政府有權利跟義務去改善所有馬路上的危險狀況。因此,他在鎮長任內非常重視道路交通整治。
「我於任內在所有的危險路口、沒有交通號誌的地方都增設了交通號誌。」不過,陳紀衡也不諱言說,增設交通號誌以後,有部分人會開始抱怨。但是長期來看,這對交通安全是有助益的。
他認為,不只是紅綠燈,對臺灣而言,我們的人行環境真的太不友善了,這對行動稍微不便者實在是太危險了,而我們有責任去改善道路的交通狀況。他希望藉此來守護集集。
和平里長 視民如親
陳禹克是集集鎮和平里里長,現年60歲,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他曾經從事地政士的工作,也當過公務員。3年前,因為自己快到退休的年齡,因此希望轉換跑道,利用自己的法律專長來服務鄉親。
他介紹表示,和平里有50%是獨居老人,其中有80%是女性。而鄉下人欠缺法律常識,所以他不管里民遇到繼承、贈與,還是財產的規劃等問題,都可以給予協助。
尤其,他視民如親,對獨居老人的照顧特別周到。例如,前年一位88歲的獨居老人,因騎車跌倒而無法到集集街上上課,一次,鎮長向他提及,他很阿沙力地答應,沒想到這一載就是2個月,最後,子女也因為他的接送,不好意思地排班回來照顧。
陳禹克說,「這條命還在,上天給我的我就盡力做。」陳禹克一家在九二一大地震時劫後餘生,他認為自己要以感恩的心來服務里民。
他回憶說,地震當天,第一波前震發生時,雖然房子沒倒,但是衣櫃卻「拼拼砰砰」地倒下來,還好那時他看到,把大兒子拉了出來,要不然玻璃櫥櫃壓下來,可能大兒子沒死也半條命。不久10秒後,又發生第二波主震,整個房子全倒。還好他們一家幸運地逃出,前後僅差2秒的時間。
玉映里長 愛心無國界
集集鎮玉映里里長林素玲原本在集集鎮公所民政課服務,退休以後,她感到在地民眾仍需要她的關懷,於是趁著前任里長卸任之際,出來參選服務里民。林素玲表示:「當里長沒有善心是做不到的。」
林素玲對老人送餐的服務尤為用心。她介紹說,接任里長後,她與集集鎮的大飯桶餐廳合作,為每個里的弱勢和獨居老人送餐。送餐由大飯桶餐廳負責烹煮,而她負責陪著挨家挨戶地送。一個禮拜送2至3天的午餐,兩年下來,他們送出的愛心便當數量相當可觀。
另一方面,熱心的林素玲也與集集的善心團體,一起救助在地的弱勢貧困無依者。最近,她們正在幫助一位離過婚的外配。這位外配家境清寒,全身是病,而且獨力撫養一個念大學的兒子。她與善心團體去訪視後,為她籌得一筆一個月5千元的救助金。
林素玲從小到大一直都是熱心助人。她說,在公所當里幹事時,一次外出訪視,看到一個歐巴桑搭公車從員林客運站下車後,就傻傻地站在那兒不動。這時她感到好奇而上前詢問:「歐巴桑你要做什麼?」那個歐巴桑回答:「我要找我的女兒。」接著,林素玲再問:「你的女兒叫什麼名字?」歐巴桑回答::「我的女兒叫阿霞,她在媽祖廟賣早餐。」
「但是,在集集的媽祖廟沒有一個賣早餐的叫阿霞啊!」這時林素玲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糟糕這怎麼辦?」不過,後來她靈光一閃地想起:「我知道有一個叫阿霞的,但是不在媽祖廟,我帶你去找她好嗎?」如此,林素玲帶著歐巴桑找到她的女兒:「阿霞,這是你的媽媽嗎?」
「對呀!」林素玲經常這樣抽絲剝繭地為鄉親解決問題。「愛不分國界、不分你我,只要你想付出,什麼都可以付出。」未來,她希望繼續照顧弱勢。
八張里長 待人親切
鄧宗慶是八張里里長,現年73歲,擔任里長已有10年的時間。而他笑咪咪的笑容,讓人感覺是個親和力十足的快樂里長。除在八張里外,他還在玉映里、集集里、和平里等一些地方住過,人脈廣闊,加上熱心,是他服務的優勢。他謙虛地說,「有能力就盡量幫忙啦!」
而在出任里長前,他已擔任兩屆八張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且現任理事長也是其子,因此更便於他結合社區營造來服務里民。特別是,八張社區發展協會辦理劇場表演,不但傳承在地特色文化,也娛樂在地里民。
「我在裡面算是年輕的,人家缺什麼角色我就去演什麼角色。」鄧宗慶與里民經常沉醉在劇場的扮演中,「本來就是做農的,裡面的割香蕉我有經驗,融入腳色我抓得到。」這齣香蕉劇場讓他回到以前種香蕉的農業時代。他回憶說,那時務農很辛苦、很危險,在香蕉園裡,有時路滑不小心就跌倒,有時還會遇到蛇等。另外,他們也將愛情融入劇情。
鄧宗慶與劇場里民互動親切,即使是85歲的長者,也以「同年的」稱呼。長期經營劇場表演,他表示,「演戲時,剛開始要他們上臺表演,他們還不敢,但是現在不讓他們表演不行。半小時的劇場,有時為了評鑑的需要,如果把他們的戲份刪掉,那麼就會有人抱怨。」
此外,他也熱心參與地方事務。2003年的花燈展覽,為了炒熱氣氛,鄧宗慶製作了一支超大「枝仔冰」。這枝仔冰採用冰淇淋的材料製作,體積為高約1丈,寬約3尺半,厚度約1尺4,總重1,100多台斤。真的好大啊!從製作到完成,一共動用了5個人力耗費3天時間,而最後分食,也要切4個小時。
八張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鄧智全表示,老年人一定要過得快樂,才會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人與人之間也可能有衝突,所以他們也教老人說好話,包括說一些誇獎的話等,使整個社區洋溢著一片歡樂氣氛。未來,他們希望繼續幫助里民尋找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