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23類鋼品防衛措施 排除不銹鋼熱軋板
因應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及美國採取232條款措施可能引起的貿易轉向,歐盟7月18日公布23類鋼品實施臨時防衛措施,且排除不銹鋼熱軋板等5類鋼品。經濟部國際貿易局19日表示,歐盟為台灣出口不銹鋼熱軋板重要市場之一,2017年台灣亦為歐盟該項產品第4大進口來源,之前已向歐盟強力主張不應課徵防衛稅。
依據歐盟統計,2017年歐盟進口這次臨時防衛措施所涵蓋的23類鋼品主要來源國為土耳其、印度及中國大陸;自台灣進口金額約13億美元(占歐盟進口總額5.6%),排名第7。該等產品約占台灣對全球鋼品出口總量8.83%。
貿易局指出,歐盟於2018年3月26日對26類鋼品進口展開防衛措施調查,並於6月28日公告新增「非合金及其他合金冷成型加工棒」及「非合金線材產品」納入調查產品範圍。歐盟於7月18日公布實施臨時防衛措施,但排除前述28類當中,不銹鋼熱軋板、方向性電磁鋼板、鐵路鋼材(鋼軌)、其他無縫鋼管及非合金及其他合金冷成型加工棒等5類鋼品。
依據歐盟公告內容,這次臨時防衛措施採全球配額,以先到先配方式辦理。在7月19日規章生效前,已裝船運往歐盟的產品不適用這項措施。全球配額由歐盟管理,以歐盟過去3年平均進口量為基礎計算。對配額外進口鋼品課徵25%臨時防衛稅。有些國家如越南、印尼、中國大陸等部分產品排除適用臨時防衛措施。
貿易局表示,過程中均與相關公會及業者代表就台灣立場開會研商,並聘請律師協助向歐盟提出主張,包括要求終止鋼品防衛措施調查,及針對部分類別鋼品防衛措施,要求應給予台灣國家配額等,並將在9月與歐盟進行聽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