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試爆氫彈 美日韓擬祭最強懲罰
北韓於當地時間9月3日(週日)下午12時29分許進行第六次核試驗,北韓隨後宣稱「成功試爆氫彈彈頭」。多國氣象單位偵測到規模5以上的「人工地震」,研判爆炸當量為歷次之最。北韓這次核試正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廈門舉辦「金磚五國」峰會,BBC報導,這已是北韓至少第三次在北京當局有重大外交活動之際舉行武器試驗。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3日偵測到咸鏡北道豊溪里核試場發生規模6.3的地震。隨後日本當局證實,係北韓核試所引起。
各國氣象單位測得的地震規模有所不同,但都指向這是歷次最大的核試爆。韓國氣象廳測到規模5.7,推估這次爆炸威力是去年9月第五次核試的5~6倍;日本偵測到規模6.1的地震,推估其威力是上次的10倍,爆炸當量約10~30千噸。
中國大陸地震局在同一地點測到兩次地震,首次規模6.3,震源深度0公里,標為「疑爆」;8分30秒後,又測得一規模4.6地震,標示為「塌陷」。包括韓國多處及大陸東北都有明顯震感,持續時間大約8秒。
北韓接著在3日下午宣布,北韓測試可搭載在洲際彈道飛彈上的「氫彈」,本次試驗「完全成功」、是北韓核武計畫「有意義的一步」。
專家對北韓宣稱存疑
此外,北韓官方媒體3日稍早宣稱,他們能自製威力數百千噸(kiloton)的氫彈,並公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檢視一枚「安裝在新洲際彈道飛彈上的氫彈」的照片。不過專家對該影象存疑。
目前無法獨立證實北韓是否真的試爆氫彈。美國一名研究北韓軍事及政策的官員對路透社說,現在確定北韓的測試是否如北韓所宣稱,成功開發熱核武器還太早,「更不用說它可以裝在洲際彈道飛彈上,以及可以重入大氣層而不燒毀了」。
美韓討論軍事措施
川普3日就北韓核試推文說:「北韓是一個流氓國家,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和難堪,北京想幫忙但不太成功。」川普還寫到,韓國已認識到,與北韓談判的綏靖主義是沒有用的。
韓聯社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要給北韓「最強懲罰」。韓美聯合參謀本部主席也在通話中確認,盡快制定並實施軍事措施回應,美國將大舉在韓部署戰略武器。
陸:北韓應遵守安理會決議
大陸外交部透過聲明強烈譴責北韓核子測試,聲明敦促北韓「切實遵守安理會相關決議」、回到對話解決問題。
日前韓國情報單位已表示,北韓準備第六次核測試,預測在9月9日北韓國慶日實施。然而,北韓選擇了習近平當局舉辦「金磚五國」(BRICS,分別為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大陸及南非)峰會的時刻挑釁。
BBC報導,這已是北韓至少第三次在北京當局有重大外交活動之際舉行核爆或飛彈試驗。今年5月14日,北京舉行「一帶一路」論壇當天,北韓試射一枚中長程彈道飛彈。
而這次核試也發生在10月18日、中共舉行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夕,各界揣測習近平與其圍剿的前中共領導人江澤民為首的派系,在「入常」(政治局常委)名單的結果。
美國川普政府試圖透過北京施壓平壤,日本媒體曾報導,北韓4月一度欲進行核試,並通報中國,但最終在北京威脅以「封鎖邊境」作懲罰下取消計畫,不過這次北京似乎沒能再次阻止北韓。
日:石油禁運制裁有困難
共同社報導,北韓第六次核試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3日上午剛與川普結束電話會談。這是8月29日北韓飛彈飛過日本上空以來,美日領導人第三次談話。美日重申,為阻止北韓挑釁升級,將繼續加強施壓。
不過,日本外相河野太郎3日在NHK節目中說,讓聯合國對北韓實施「石油禁運」制裁是選項之一,但這個方案需要大陸和俄羅斯的同意,在可選方案中排在最後,暗示根據現狀很難實現。
日研發高出力雷射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北韓現在用難以攔截的「高飛軌道(lofted trajectory)」不斷發射飛彈,日本必須採取新攔截技術因應。
報導中說,這套研究中的系統可以在彈道飛彈剛發射的加速階段,由航機或船艦等發射高出力的雷射照射彈道飛彈,讓飛彈無力上升,甚至造成破壞,而且造價相對較低。如果能成功,也能處理多數的彈道飛彈。日本政府已將87億日圓的研究費用編入防衛省2018年預算概算中。◇
北韓六次核試與規模 |
||
時代 |
核試日期 |
爆炸當量(單位:千噸) |
金正恩時代 |
2017年9月3日 |
約50~60 |
2016年9月9日 |
10 |
|
2016年1月6日 |
4~6(首次宣稱使用氫彈) |
|
2013年2月12日 |
6~7 |
|
金正日時代 |
2009年5月25日 |
2 |
2006年10月9日 |
<1 |
|
什麼是氫彈? |
||
氫彈是比原子彈具有更大威力的核武器,原子彈利用核裂變,即鈾或鈽原子分裂成較輕的原子過程中,釋放出能量。 氫彈則利用「核聚變」,即較輕的原子結合起來,組成較重的原子,在這一過程中釋放出能量,其反應過程與太陽產生能量的原理相同。 但要使核聚變更為困難,因為原子核攜帶正電荷,相互排斥。為了讓原子核聚集在一起,需要高溫和高壓的作用,核聚變原理的核武器又稱為「熱核彈」。 |
資料來源:韓聯社、BBC 記者黃捷瑄/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