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蘭博特展 聽檜木說故事

檜木學堂場景。(記者曾漢東/攝影)
檜木學堂場景。(記者曾漢東/攝影)

文/記者曾漢東

全世界扁柏屬成員只有7種,其中2種——台灣紅檜與台灣扁柏獨產於台灣。目前台灣只有幾個地區保留有較完整的檜木林,其中宜蘭棲蘭山與太平山檜木森林擁有世界級珍稀林相,是世界級自然資產。

蘭棲蘭山與太平山檜木森林蘊藏著原始巨型天然林,擁有世界級珍稀林相,是世界級自然資產。其獨特的生態系統和完整的基因庫,提供地球生物在冰河時期大遷徙的解謎關鍵。

為了突顯和普及宜蘭檜木森林的特色與價值,蘭陽博物館舉辦「千年佇山林-宜蘭檜木傳奇特展」,前半段展現檜木的自然生態,後半段展出人與檜木的動人故事,從世界角度看台灣到宜蘭。展期自2016年12月初至2017年5月30日止。

展覽透過圖文版、多媒體、互動情境,展出由農委會林務局羅東林管處提供的檜木實木、大樹輪、圖片等。退輔會森保處提供的早期林場開發時期的工具、文書及老照片、扁柏與檜木小樹苗等,以及蘭陽博物館典藏的檜木家具,呈現各種層面的檜木知識與面貌。而一般社會大眾常分辨不清的紅檜與台灣扁柏,展場也以簡要的言詞清楚說明,讓觀眾一目了然。

台灣與世界檜木分布

目前全世界扁柏屬成員只有7種,其中有3種生長在北美西岸,包括拿加遜扁柏、羅生氏扁柏與尖葉扁柏;花柏與日本扁柏2種分布在日本;台灣紅檜與台灣扁柏2種則只有台灣有。

全球扁柏屬成員

分布地

拿加遜扁柏

北美西岸

羅生氏扁柏

尖葉扁柏

花柏

日本

日本扁柏

台灣紅檜

台灣

台灣扁柏

記者許蒔/製表

資料來源:報導整理

扁柏屬(Chamaecyparis)是柏科下的一屬,本屬可分為6種一變種。扁柏屬植物具有的濃郁香氣、防蟲性佳、不易腐朽等極佳的木材特性,為高經濟價值樹種。

台灣山區「霧林帶」分布在海拔約1,500公尺~2,500公尺之間,終年溼潤、霧氣豐沛、溫溼度變化和暖,孕育了紅檜與台灣扁柏等參天巨大及許多珍稀植物。台灣扁柏主要分布在台灣北部,而中南部則以紅檜較多,所以有「北扁柏、南紅檜」之說。

檜木的祕密

二代木現象:檜木森林中,不少檜木的根部下常常會有一個空洞或樹洞,形成不同於一般樹木外型的有趣現象──檜木小苗時常生長在倒木、樹幹基部或有苔蘚的石頭上,小苗逐漸長大,根部會沿著倒木或石頭兩側延伸生長到地面,一段時間後,小樹苗長成大樹,地面的倒木(一代木)腐爛形成一個空洞,此時生長在一代木上的檜木(二代木)就像是叉開腳站著,而二代木上生長的則稱為三代木,因此形成「三代同堂」的景象。

木材大不同:木材由不同種類之橫向與縱向細胞組成的有機性生物材料,由於遺傳特性、環境因子及經營措施的不同,會使得木材組成細胞的種類、比例及化學組成分產生差異,致使木材各項基礎性質存在變異的情形。由於木材之組成複雜,各項材質不僅會因樹種不同而有異,即便同一樹體內不同部位的材質,亦可能會有極大的差別。

紅檜與台灣扁柏差異:紅檜與台灣扁柏形態上非常相似,不容易區分,但可從樹形、葉子和毬果做簡單的區分。紅檜與台灣扁柏因耐陰性、光合作用能力及對雲霧的偏好不同,台灣扁柏多生長於山坡近稜線處,分布範圍為海拔1,200~2,800公尺;紅檜分布範圍則在750~2,500公尺的山腰溪谷;兩者混生於1,200~2,500公尺。有研究者依兩者DNA分化程度指出,紅檜與台灣扁柏在冰河時期由北方向南方遷移時,應是紅檜較台灣扁柏先行到台灣本島安身立命。

檜木的繁殖與生長:通天高聳的檜木群是由2至3公釐的微小種子繁延而來。檜木的種子繁殖,毬果成熟時果鳞開裂,種子細小飛散飄落林地,更新了檜木林。

紅檜及扁柏的主要下種期分別為10月及11月,約2至3年一次結實豐年。種子下落林地後,在一個月後可陸續發芽成苗。紅檜小苗存活率和光合作用率比台灣扁柏高,所以更具競爭力。在低光量的環境下,扁柏小苗常增加葉面積提高光截率以適應陰暗環境;紅檜小苗主要以增加莖的長度來擷取更多的光量。兩者使用不同策略來因應低光量的環境。

大自然的空調系統:19世紀以來,工業快速發展,全球森林大面積下降,二氧化碳濃度值從工業化前的約280 ppm增加到2013年的約399 ppm,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之一。森林可調節氣候,永續的森林經營,有助於二氧化碳的吸存潛力。林木碳吸存能力以林木生物量來推估。

在冰河時期許多溫帶森林,遷移到日本、韓國、台灣及中國。扁柏屬植物在日本及台灣有發現化石紀錄,韓國及中國則沒有出現記載。這也見證生物地理學物種在冰河時期與更早期的遷移與演化,極具研究與保育價值。

過去近百年之內,由日治時期開始砍伐檜木林,並大量使用檜木,目前台灣只有幾個地區保留有較完整的檜木林,其中棲蘭山擁有全台灣最大面積的原生檜木林。保留棲蘭山檜木林可見證過去的開發歷史和目前的保育狀況,不僅具有自然意義,更彰顯人文歷史價值。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棲蘭山檜木林

「棲蘭山檜木林」終年雲霧飄渺、參天巨木遮天蔽日,瀰漫神祕又肅靜氛圍的檜木霧林,充滿著自然的力量,常被泰雅族原住民視為聖地或祖靈的居住所,因而不得任意妄為,無形中使檜木林的生態千年來都保有難得的生氣和活力。

棲蘭山保存了物種多樣性,植物與動物資源的特有率非常高,植物資源504占全台特有種之三成,其中冰河時期孑遺之裸子植物有14種,如南洋紅豆杉、台灣杉、巒大杉、台灣肖楠、台灣鐵杉、台灣二葉松、台灣粗榧等。

就世界自然遺產登錄的四項傑出普世價值來看,棲蘭山檜木林具有下列的價值:「棲蘭山檜木林」之林區海拔範圍從500公尺到2,800公尺,因受到地形與東北季風的影響,長年為雲霧所籠罩,是台灣「霧林帶」森林的典型代表,極適合紅檜、台灣扁柏等檜木林的生長,有著台灣目前最大面積的原始檜木林,目前有保存歷代神木園區的許多檜木大樹景觀。在棲蘭160線、130線保留有檜木野外教室,供全民作為生態遊憩與自然教育之用,充分展現台灣檜木林特殊的自然美景與美學普世價值。

「棲蘭山檜木林」的鴛鴦湖為獨特的高山湖泊,湖泊邊有台灣扁柏林、濕地植群與稀有植物(如東亞黑三稜及卵葉水丁香等),其內的水文波動隨著颱風或暴雨所呈現的特殊「脈衝」的水文機制,在台灣的山地湖沼也是少見的現象,同時對一些生物的維持非常重要。

檜木的傳奇被世世代代傳唱

宜蘭是季風的港灣,季風吹進了蘭陽溪縱谷及山區,造就了雲霧飄渺的山地霧林帶,孕育出檜木原鄉。檜木生命傳奇的繁榮與滄桑,在原住民的守護、伐木工人的歌聲、木匠的巧手及常民生活的應用下,被宜蘭人世世代代傳唱。

許多人在重要的人生時刻都曾與檜木交會。泰雅族原住民曾說過:「活在世上,我們只不過是這塊土地的客人。我們享用檜木樹洞中的蜂蜜,剝檜木皮做屋頂,狩獵必須遵守規矩,謙卑地與山林生活在一起,共同守護著聖地檜木霧林。」

日治時期,隨著太平山林業的拓展,太平山尋常國小1925年設立,讓林場員工的子女也能受到完善的教育。由檜木興建而成的教室,總是充滿了檜木的芳香;冬天氣溫低,教室裡設有火爐,師生在溫暖的環境上課。這些有別於平地的學校生活,是太平山小學師生們難忘的回憶。

隨著歲月的推移,檜木離開森林,走進城市,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裡。台灣檜木擁有軟硬適中、防蟲、耐腐和獨特香味等材質特性,經由匠師的巧手,從建築物、家具到日常生活用品,樣樣都可見檜木的身影。造就了太平山林業的集散地羅東,製材工廠林立,街市繁榮。

從拚經濟到拚保育

檜木具有高級經濟價值,從日治到國民政府綿長的開發年代,大量的砍伐與利用,撐起了台灣的經濟;爾後保育意識抬升,政府全面禁止砍伐,轉型以山林保育為主軸。

政府為了落實林木保護的工作而設立了不同的保護留區,就地保存珍稀物種,並且組成森林守護隊來進行巡護工作。在以往的人工造林地施以修枝除蔓之撫育作業,促進林木成長為良才,並施行林木疏伐而營造自然演替恢復為原始森林。

近年來,政府更重視生態保育而帶入環境教育與深度的生態遊憩,使得更多人認識檜木森林的珍貴價值,喚起自發性愛護山林之認同感。蘭博檜木特展也藉此述說著檜木的傳奇,讓檜木林穿越千百年的歲月,與宜蘭共同寫下精采一頁。◇

延伸閱讀
藝術風箏與建築的對話 蘭博展出
2015年07月07日 | 9年前
宜蘭厝烏石港計畫 示範屋開工
2014年10月23日 | 9年前
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宜辦文物聯展
2014年05月15日 | 10年前
元旦到宜蘭 外澳海邊龜山朝日
2013年12月30日 | 10年前
蘭博民俗版畫展 珍貴雕版亮相
2013年12月05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