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專覽】複合災害

文/王健(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室內設計組副教授)

  2016今年八、九月總共已有十七個颱風形成,由於今年太平洋高壓較弱,颱風自西太平洋發生後,沿著日本東岸循線北上,在九月中旬一周中有五個颱風形成,五個又有四個登陸,致使日本民眾疲於奔命,其中最有威脅的稱為”獅子山”,在日本是第十號颱風,它在東日本沿海縣,岩手、福島、宮城、青森等縣,以每秒55公尺的強風橫掃該地,在岩手縣有一老人安養中心”樂樂園”的一樓,住有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年紀最大95歲最小71歲,在半夜風強雨驟的同時,土石流一下破窗而入,致老人們9人逃生不及全體遭淹死,朝日新聞以頭版報導此慘劇,一周中一連四個颱風登陸造成日本人極度不安,之同時又報導福島第一原爆之核汙染池,有外漏現象,使內閣府不知所措。

  古人說禍不單行,往往一禍會引發二禍,世事之無常甚為無奈。

  1992年後,日本以複合災害(COMPLEX HUAMNITARIAN EMERGENCY)來形容非單一原因之災害,如2011年發生之東北地方太平洋中深度25KM震度9.0之地震,此地震由太平洋板塊與大陸板塊擠壓造成,又稱為’’境界地震’’,震源在岩手縣到茨城縣南北400KM東西200KM產生之破壞性地震,其搖晃之幅度達20M,之後餘震連連,地震發生的同時,以GPS觀測在宮古有8.5M石卷7.6M之海嘯遂使房屋、廠房、船舶、汽車、貨櫃都被沖走,造成18537人死亡或行蹤不明,6146人負傷,接著福島原能發電廠爆炸,輻射塵擴散30公里直徑之範圍,牲畜遭殃,作物全面汙染,這種連發的骨牌災難使日本的經濟力大為損傷,如今雖已事隔數年,然而東北地區所生產之作物仍被多國抵制,其損失不可謂不大。

  大和民族的特性有其堅韌執著的一面,歷經無數的災難卻能咬牙挺住,在二次大戰最明顯而驚人之作即’’神風特攻’’之舉,面對強敵視死如歸,除了加油加一半的零式飛機之外,更令人驚訝的是單人潛艇,使美國大為驚慌,最後不得不投下兩顆原子彈結束其造孽。縱然如此,他們接受災難之後之反作用力也頗為驚人,1945年函辱降伏之後為表現其堅韌之民族性,申辦了64奧林匹克,啟動了新幹線,轉變了軍工廠,日立、川崎、精工、大金、三菱等開始發展商用,也促成了1980年代’’日本第一’’的盛事。

  以最近的阪神大震災為例,1995年1月17日淡路島北部發生7級之地震,建物倒塌,港口受損,高架傾斜,人員6427人死亡,房屋25萬74棟受害,原因是總長40公里從北東至西南方向造成近2公尺的搖晃,所到之處到處受創,尤其是神戶港,其岸邊設施全遭破壞岸壁損壞作為日本最早開放的門戶當然影響經濟,於是他們決心以最快速度恢復由國土安全省、通產省及當地政府合力,短短在三年之內由殘破的狀態重建為全新的神戶港。

  習慣於’’複合災害’’的民族,有其堅韌不拔的根性,台灣又何嘗不是有地震、颱風經常肆虐,我們值得培養’’遇挫彌堅’’的精神來建設台灣。

延伸閱讀
台南規模4.3地震 最大震度3級
2016年09月30日 | 8年前
地震頻傳 三大洲三國同日地震
2016年09月11日 | 8年前
坦尚尼亞5.7地震 至少11死100傷
2016年09月11日 | 8年前
義大利強震後山體現25公里長裂縫
2016年09月03日 | 8年前
宜蘭9月1日凌晨發生4.8級地震
2016年09月01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