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凱倫/綜合報導】
烽火5年的敘利亞,已成為影響中東、甚至是全球局勢的焦點,上週五(18日)土耳其與歐盟領袖達成的難民協議,自20日起所有入境希臘的非法難民,將全數送返土耳其,等待難民申請的審批結果。
據
蘋果報導,土耳其總理達夫托葛魯18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與歐盟成員國領袖共商解決歐洲難民危機。協議包括土耳其每回收一名抵達希臘、但不符合難民資格的所有偷渡者,歐盟就會接收一名土國來自敍利亞的真正難民,並加快商討土國入歐盟議案,撥款資助土耳其。交換條件是,土國未來必須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阻止難民再從土耳其入境歐洲。
2016年到目前爲止,至少有14萬4千難民抵達希臘,他們中大部分是敍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人,現在仍然有4萬7千人滯留。
內戰起源 敘利亞的悲歌
受到6年前阿拉伯之春人民起義啟發,敘利亞人民2011年3月15日起而抗議總統阿塞德的政權,如今這場
內戰已造成逾27萬人喪生和逾半數人口流離失所,國境許多地方成為廢墟,25萬名敘利亞兒童在戰亂中飽受傷害。

希臘與馬其頓交界伊多梅尼(Idomeni)營區擁擠至極,數以千計的難民等待聯合國在布魯塞爾的和談結果。(Carsten Koall/Getty Images)

難民營中的一個庫德族家庭正在準備簡陋晚餐,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表示,難民承受的苦難已達到悲慘最高峰。(Carsten Koall/Getty Images)
據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現在土耳其是接受敘利亞難民最多的國家,接受了200萬到250萬之間的敘利亞難民。同樣,那些逃離敘利亞的難民也生活中極端的貧困環境中,而且也讓接受國家與當地民眾關係緊張。(相關報導:
敘難民冒死脫離戰火煉獄 僅靠一根繩互助過河)

敘利亞內戰爆發五年以來,鄰國土耳其、黎巴嫩和約旦飽受難民的衝擊,經濟上難以為繼,德國也傳出民眾抗議難民犯罪,人心惶惶。(Louisa Gouliamaki /AFP/Getty Images)

圖為2015年10月,希臘列斯伏斯島聚集了剛從土耳其跨愛琴海偷渡來的敘利亞難移民。(ARIS MESSINIS/AFP/Getty Images)

希臘列斯伏斯島聚集了剛從土耳其跨愛琴海偷渡來的敘利亞難移民。(ARIS MESSINIS/AFP/Getty Images)
據有關專家初步估計,敘利亞的戰爭讓該國經濟至少倒退30年,自從敘利亞戰爭開始,敘利亞出口下降90%,當地建築、教育和醫療系統等基礎設施瓦解。非政府組織表示,83%的供電系統失靈,敘利亞經常是處於黑暗中。

圖為2015年12月,敘利亞政府戰機在首都大馬士革郊區執行空襲任務,至少造成數百人喪生。(AMER ALMOHIBANY/AFP/Getty Images)

圖為2015年12月,敘利亞政府戰機在首都大馬士革郊區執行空襲任務,至少造成數百人喪生。( Samir Tateen/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一位敘利亞老婦在兒子的墓碑前低頭不語,他兒子日前被敘利亞政府軍殺害。(Mahmod Abazid/Pacific Pres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2016年3月2日在敘利亞跟伊拉克邊界的土耳其小鎮吉茲雷,爆發敘利亞政府與庫德族反抗軍激戰。( ILYAS AKENGIN/AFP/Getty Images)
為了讓讀者了解這場人類史上的慘痛戰爭,據
蘋果報導,美聯社整理敘利亞內戰的重大發展時刻及其所付出的慘痛代價。
如今,一面是西方國家砸下百億巨資,為敘利亞提供人道救援,一面是日內瓦的敘利亞政府與反政府組織,在聯合國斡旋下重啟會談。
上月22日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下,敘利亞交戰各方5年來首次達成短暫
停火協議,雖然停火期間俄羅斯突然打破協議,對敘利亞再次開始發動
空襲,但效果已如歐巴馬所說,「導致暴力情況銳減」,促成內戰各方願意走上談判桌。

在日內瓦展開的敘利亞和談由聯合國敘利亞問題和平特使米斯特拉(Staffan de Mistura)主持。(DENIS BALIBOUSE/AFP/Getty Images)

聯合國結束敘利亞內戰和談於14日在日內瓦舉行,和談預計持續10天左右。(DENIS BALIBOUSE/AFP/Getty Images)
簡單來說,各方談論已久仍一直無解的議題就是「阿塞德去留」。據
中央社報導,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力圖摧毀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IS)激進分子,且希望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下台。但俄羅斯和伊朗則支持阿塞德政府。
3月14日俄國總統普亭突然下令從敘利亞局部撤軍,希望此舉有助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抗軍同日開始的日內瓦和平會談,各界分析此舉也顯示,原受西方國家抵制的阿塞德政權已穩。(相關報導:
普京為什麼突然此時從敘利亞撤軍?)

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亭下令從敘利亞撤軍。圖為3月16日第二組俄羅斯戰機飛抵南俄羅斯的一處空軍基地。( SERGEI VENYAVSKY/AFP/Getty Images)

俄羅斯總統普亭下令15日從敘利亞撤軍。 圖為3月16日一架Su-24M轟炸機從敘利亞赫梅敏(Hmeimim)空軍基地撤離。(TASS\TASS via Getty Images)

據克里姆林宮發言人稱,俄羅斯總統普亭已經致電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通知他撤軍相關決定。(Pool/Kremlin Press Office/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日內瓦會議計劃持續6個月,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將分別坐在不同房間,分別與聯合國官員對話斡旋。

敘利亞處處滿目瘡痍,民眾希望已歷時5年的內戰能早日結束,圖為民眾在Damascus種下象徵和平的橄欖樹。( Stringer/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