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養老金告急 十年後瀕臨破產
中國養老金2014年出現了當期繳費收不抵支的現象,按照2014年1.9兆(人民幣,以下同)的支出來算,若不注入新的資金,以目前3.5兆存量,十幾年後就會用光。
據《21世紀經濟報》11月30日報導,90年代因為大量中國國有企業倒閉,原有依靠單位保障的制度難以為繼,養老保險制度便從單位保障轉為社會保障,中國並由此建立了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簡稱統帳結合)的制度。
據中共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存量為3.18兆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存量為3,845億元,兩者共計約3.5兆。而在2014年轉折點已經出現,當期養老金首現收支赤字,顯示當期收支管道已枯竭,是依靠部分存量資金運行。
更令學者們擔心的是,養老金明帳之外的隱形債務問題,中國社科院2014年發布的〈現行統帳結合模式下隱形債務預測與測算〉報告顯示,以2012年為基準,社會統籌帳戶的隱形債務為83.6兆元,個人帳戶的隱形債務為2.6兆元,合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帳結合制度下的隱形債務為86.2兆元,占2012年GDP的166%。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表示,這麼大規模的缺口會導致「大規模違約」,要麼就是延遲退休,減少領取養老金年限;要麼就是通膨,拿到手的退休金縮水。聶日明認為,隱形債務問題的存在,一方面是待遇確定型支出所帶來的新成本,簡單來說,就是不管當期收入結餘多少,但養老金支付還是要以即期社會平均工資為發放基準,也就帶來了退休金支付單位金額上的增加;另一個則是1997年制度轉軌時的歷史遺留成本拖到了現在,企業員工在制度轉軌前,養老保險採用現收現付模式,單位和個人都未曾繳納養老保險,當從企業支付養老金向統帳結合模式轉變的過程中,並未補償這部分錢。
中國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認為,空帳問題也造成中國養老保險難以為繼。所謂「空帳」,是指一個帳戶裡名義上有錢,但實際上卻只是個無法兌現的空頭數字。
中共財政部2009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報告顯示,當年在扣除財政補貼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年收支出現赤字的省分為13個;到2014年,赤字省分增至22個,顯示中國近七成省分已出現虧空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