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農會剖竹筒送愛 聚沙成塔20年捐350萬
(大紀元記者賴友容臺灣臺南報導)一件事一做20年不間斷,實在令人敬佩。台南市仁德區農會14日在仁農千歲團的阿公阿嬤勁歌熱舞下,再度進行剖竹筒送愛心活動,經清點裝滿零錢的竹筒27支共8萬餘元,婆婆媽媽們也紛紛掏出紅包捐贈共171個、30萬餘元,還有現場義賣款的7萬餘元,總計捐贈45萬餘元,而累計20年來仁德農會的愛心捐款已超過350萬元。
仁德農會14日辦理幸福農村計畫推廣教育3部門聯合成果展暨愛心竹筒回娘家活動時,總幹事曾佳哲即率先捐出1萬元紅包帶領下,農會員工、家政班的婆婆媽媽們再度剖竹筒送愛心,活動現場溫馨熱鬧,經清點裝滿零錢的27支竹筒共80,544元。
而婆婆媽媽們知道今年台南經歷了地震、風災,家扶的經費籌措造成不小影響,紛紛掏出紅包捐贈,紅包捐贈有171個共302,755元,將響應北台南家扶即將於12月07日辦理的「寒冬送暖」活動;現場再加上青農、家政、高齡及四健會的聯合義賣款72,050元,總計捐贈455,349元,而累計20年來仁德農會的愛心捐款已高達350萬餘元。
總幹事曾佳哲每年皆拋磚引玉先捐贈1萬元,理事長陳木發、常務監事蔡壬癸、秘書許天厚及秘書梁秀玲也隨之響應,一起帶領員工及家政班成員繼續認養竹筒,透過集小愛成大愛的行動持續支持家扶扶幼業務。
曾佳哲表示,與家扶結緣於2006年,一則家扶兒考取優質大學無能力上學的新聞,讓家政班成員開始認養「竹筒愛心撲滿」,他認為「助貧不應僅僅是一個人做,而是要集合同事們一起做,才能發揮聚沙成塔的更大效益」,歷經20年始終不曾間斷且愈來愈多員工及青農一起加入扶幼行列,充分發揮銅板傳愛的精神。
今年活動欣逢仁德農會創會100週年,仁農千歲團成員由25位平均70歲以上的阿公阿嬤,總齡1,759歲以「仁農百分百運動會」勁歌熱舞充滿活力的舞蹈方式作為祝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