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時間」大作用

把握當下,是一種用心的生活態度,也是對生命本質的尊重。(Shutterstock)
把握當下,是一種用心的生活態度,也是對生命本質的尊重。(Shutterstock)

文/方靜

「小滿」豔陽天時,朋友來訪,餐後準備水果款待。外皮橙黃熟透的木瓜,想必果實香甜可口,是分享給客人的上選。不料,狀似極品的它卻虛有其表,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看起來成熟、鮮美的果子,尾端有些堅硬,而且表層厚,甜度也不足。朋友說,這並非自然熟成,而是人工加速催長的緣故。原來,關鍵在於——「時間」。

在時間的推移下,自然熟成的莊稼,藉其本身的天然酵素和微生物的作用,質地漸漸的軟化,增添風味和口感。在生長與發育的過程中,作物受到許多因素左右,例如日照、溫度、水分、土壤、營養素等。凡此種種都會影響它的發芽、開花、結果、成熟,以及產量。

專家指出,木瓜大約在開花後130到180天成熟,近半年的日子,飽受晝夜更迭、風霜雨露之後成就美味。更神奇的是肖楠木,據說它要長到近千年,才會凝結出黑色精油。樹倒之後,躺在地上或埋在土裡,再經過數百年,鬆軟的部分腐蝕掉了,剩下的精實骨幹,在適當的溫度和溼度,長期之下起了醇化作用,醞釀出特殊的香味。

個人的成長與果樹的道理相似,從呱呱墜地、牙牙學語,到獨立自主甚至勇闖天涯,這需要十幾年、二十幾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去磨練。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在風風雨雨的歲月裡,歷經苦與樂的淬鍊、感受成或敗的考驗,然後寫下五味雜陳、悲欣交集的篇章。

當然,「時間」的作用,不只是幫助生命成長,它也會導致衰老、腐朽、消失,具侷限性而且變化無常。

我們知道,有的生物朝生暮死,生命週期非常短,只有幾小時到幾天,例如蜉蝣。目前所知最長壽的多細胞個體動物,是一個北極圓蛤(1499~2006年)據說存活了507歲。

而無論時間長短、遠近,過去無法追、未來不可測,能把握的只有當下。

把握當下,是一種用心的生活態度,也是對生命本質的尊重。當我們能夠全然投入於每一刻,認真、專注的去感知和領悟,便可以從中獲得發展與提升,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延伸閱讀
提前十天完成工作 終結忙盲茫
2024年10月18日 | 9個月前
時間為何不夠用?
2024年12月13日 | 7個月前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60首 》
2024年07月21日 | 11個月前
覺得時間過太快? 那就運動吧!
2024年06月03日 | 1年前
時間不夠用?那就走進大自然吧!
2024年04月01日 | 1年前
科技正在偷走我們的時間
2023年12月24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