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沉迷網遊情緒失控 醫師這樣說

青少年是否網路遊戲成癮,可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評估、協助。( Shutterstock)
青少年是否網路遊戲成癮,可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評估、協助。( Shutterstock)

文/記者李郁玫

陳姓少年國小時成績優異,上國中之後卻沉迷電玩遊戲,經常在課堂上睡覺,考試成績也不理想。媽媽為了限制他沉迷的行為,將電腦鎖起來,卻惹怒他爆發情緒失控,出現暴力情形,於是帶他到醫院就診。

經過精神科醫師診療發現,陳姓少年在學校有被霸凌的經歷,想藉電玩遊戲逃避學校生活和憂鬱情緒;後續開立抗憂鬱藥物服用,並安排行為治療,持續3個月後,他的情緒已趨穩定,能自我節制玩電玩的時間,且學校生活和課業也恢復正常。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精神科醫師李青樺說,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納入精神疾病。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電玩遊戲的內在功能讓青少年感受到控制(遊戲較可預測)、成就(勝利中提供成就感和自我認可)、安全/逃避(遊戲可補償對現實世界的焦慮)和角色迴避(迴避尷尬、有挑戰的同儕互動);遊戲中的人際功能,也讓玩家享有比現實生活中更卓越的社會階級,以及更充足的安全感。

《心理醫學期刊》(Psychological Medicine)刊登的研究顯示,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與男性、反社會行為、憤怒控制、情緒挫折、自信問題、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狀、父母親焦慮等原因有關,而且青少年長期沉迷於電玩,即使在戒斷之後,2年內仍有較高的機會出現焦慮、憂鬱、畏懼等情緒症狀。

李青樺提醒,觀察青少年是否因為網路遊戲而造成課業、人際關係或生活上的損害,除了參考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線上「網路使用習慣量表」,進行自我檢測外,也可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評估,以了解青少年無法控制行為的原因,合併情緒、專注力異常等身心科問題,及早透過行為和共病症治療,幫助青少年走向自律,培養正確網路使用習慣、改善網路成癮。◇

延伸閱讀
澳警方藉馴馬課 導正犯罪兒少
2023年03月03日 | 1年前
溶解的青春 青少年飲酒高達7成
2023年01月13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