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疲弱 亞洲製造業前景黯淡
根據多項週四(9月1日)發布的調查,中共「清零政策」和成本壓力持續損害企業,8月份的亞洲工廠活動呈現下滑,表明需求疲弱的問題,讓本來已遭受供應限制的企業更頭疼,亞洲地區的經濟復甦前景也更加黯淡。
路透社報導,臺灣、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國的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皆下滑。週四數據顯示,由於需求疲軟、電力短缺和新一波疫情爆發影響生產,8月財新中國PMI降至49.5,為近三個月首次緊縮,與8月31日公布的中共官方PMI相呼應,兩者數據皆低於50榮枯線。
臺灣製造業活動也急遽惡化,產量和新訂單均以2020年5月首波疫情以來,最快速度下降。8月PMI為42.7,低於7月的44.6。標普全球(S&P Global)經濟副總監菲德斯(Annabel Fiddes)表示,需求明顯惡化,代表企業削減了採購活動和庫存,因為越來越多的企業預測,未來一年的生產水準將進一步下降。
au Jibun銀行公布的日本製造業PMI從7月的52.1降至8月的51.5,這是2021年9月以來最低成長;韓國PMI則從7月的49.8降至47.6,連2個月呈現緊縮,產出和新訂單降幅為2020年6月以來最大。
反觀東南亞國家的PMI,則成為亞州地區亮點。印度工廠活動 8 月繼續強勁增長,印尼、菲律賓和泰國的PMI成長也加速,馬來西亞的增長則略有放緩。
聯準會升息決心 抑制商業情緒
分析師表示,美國聯準會(Fed)繼續大幅升息的決心,引發的經濟衰退擔憂,也抑制了商業情緒。
東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經濟學家西濱徹(Toru Nishihama)表示,中國疫情限制和美國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擾亂供應鏈;不斷上升的通膨,正損害亞洲國內需求,光擔心美國經濟會衰退根本無濟於事。他還說,美中是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當兩大經濟體搖擺不定時,只會給企業帶來麻煩。
對於韓國的巨大降幅,標普全球經濟學家巴蒂(Usamah Bhatti)表示:「由於製造商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加劇,企業開始注意到通膨和俄烏戰爭造成的嚴重影響,未來一年的產出前景恐怕更加黯淡。」